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戴成叔
作者: 陈著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凿池引山泉,泉脉来扰扰。
池上有新亭,池下芰荷绕。
色香两超绝,天然本非矫。
花开日开宴,醉里人世早。
白话文翻译:
我开凿池塘,汲引山间清泉,泉水流淌,声势喧闹。
池边有一座新亭,池底被芰荷环绕。
花的色彩和香气都独一无二,完全是自然的产物,绝非人为雕饰。
花开时,宴会正好举行,醉酒中人世间的纷扰就显得早已无所谓了。
注释:
- 凿池:开凿池塘。
- 扰扰:形容声音的喧闹或水流的奔涌。
- 新亭:指新建的凉亭。
- 芰荷:指荷花,常生于水边,象征清秀。
- 色香两超绝:色彩和香气都极为出众。
- 天然本非矫:自然形成,绝不是人为的修饰。
- 醉里人世早:在醉酒中,世间的琐事早已淡忘。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花开日开宴”可看作与古代文人雅士聚会、饮酒作乐的场景相关,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愉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仲舆,号效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擅长山水田园诗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身边的自然景物来表达个人情感,追求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个闲适的时光,诗人与友人共聚于池边,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次韵戴成叔》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的美丽画面。全诗围绕“池”和“泉”展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头两句“凿池引山泉,泉脉来扰扰”既描绘了诗人开凿池塘的情景,又传达出山泉流动的活力,象征着自然的生生不息。接着,诗人转向池边新亭与芰荷,强调自然之美的独特,使用了“色香两超绝”这一句,生动展现出荷花的艳丽和芬芳。最后两句“花开日开宴,醉里人世早”则更为自由洒脱,表达了在醉酒中忘却尘世纷扰的洒脱心境,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整首诗情景交融,给人以悠然自得的美好感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凿池引山泉:开凿池塘,引流山间清泉,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向往与创造。
- 泉脉来扰扰:泉水的流动声汹涌而来,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
- 池上有新亭:在池塘旁边建有新亭,体现出人对自然的依偎与欣赏。
- 池下芰荷绕:池水中芰荷环绕,暗示自然的繁盛与生机。
- 色香两超绝:荷花的色彩与香气都特别出众,展现了自然的魅力。
- 天然本非矫:强调自然的美是纯粹的,不是人为的修饰。
- 花开日开宴:花开之日正是宴会的良辰美景,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醉里人世早:在醉酒中,世间的纷扰早已不在乎,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池塘与自然景观相联,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泉水的“扰扰”使其具备了生命的特征,增强了氛围。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色香两超绝,天然本非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体现了对世俗繁杂的超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洒脱与豁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山泉:代表清新、生动的自然力量。
- 芰荷:象征纯洁与美好。
- 新亭:体现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凿池引山泉”所表现的意境是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尘世的纷扰 -
“色香两超绝”中的“超绝”指的是什么? a) 颜色和香气极为普通
b) 颜色和香气极为出众
c) 颜色和香气极为刺鼻
答案:
-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 b) 颜色和香气极为出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自然美,但更注重与友人的交流与情感。
- 李白《月下独酌》:强调孤独与自我反思,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