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时间: 2024-09-19 22:00:23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与气候变化。黄钟乐律和谐,春风吹拂,阴气潜伏,阳光开始升起,温暖的气息回归。向日葵的影子随着太阳移动,梅花也在小寒时节提前开放。八神的祭祀显示着日子的变化和年岁的和谐,六管的笛声伴随着细细的灰尘飞扬。岸边已有迎接腊月的柳树,错落有致,似乎想要引领春天的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钟:古代乐器名,象征音律的和谐。
  • 应律:指符合音乐的规律。
  • 阴伏:阴气潜藏。
  • 阳升:阳光升起。
  • 梅花:冬季开放的花,象征坚韧。
  • 八神:古代祭祀中的神灵,代表时间和年。
  • 六管:六根管乐器,象征音乐的演奏。
  • 腊柳:指腊月的柳树,象征冬末春初。

典故解析:

  • “黄钟应律”:源于古代对音乐的理解,强调自然的和谐。
  • “梅花先趁小寒开”:梅花在寒冷的冬季开放,表现出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哲理,兼具婉约与豪放。

创作背景: 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时节,象征着阴阳转换与岁月更迭。朱淑真在此时写下此诗,既感慨自然的变化,又表达对未来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冬至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黄钟、阴阳变化、梅花与腊柳的描绘,展现了冬至时节的诗意与哲理。诗的开头以“黄钟应律”引入,强调了自然的和谐与规律。接着,通过“阴伏阳升”表现出冬至的特征,暗示着阳光的回归与春天的希望。梅花的提前开放,既是对寒冷的挑战,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的迎接。最后提到的“腊柳”,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的可能。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哲思,表达了对生命与希望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乐器的和谐与自然的呼应,象征着冬至的来临。
  • 第二句:阴阳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交替,温暖的气息回归。
  • 第三句:向日葵的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 第四句:祭祀活动和自然界的变化,显示出人们对时间和季节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结合,赋予自然以生命。
  • 拟人:通过描写梅花与柳树的情态,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感受,展现了生命的循环与希望的延续,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钟:象征和谐与规律。
  • 梅花:代表坚韧与希望。
  • 腊柳: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春的来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钟”象征什么? A. 灰尘
    B. 和谐
    C. 冷漠
    D. 生命

  2. “梅花”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坚韧与希望
    C. 春天的到来
    D. 生活的苦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 朱熹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朱淑真的诗更关注自然变化与人文情感,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朱淑真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