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炉烟微度流苏帐。孤衾冷叠芙蓉浪。蟠蟀不离床。伴人愁夜长。玉人飞阁上。见月还相望。相望莫相忘。应无未断肠。
白话文翻译:
炉中轻烟隐约飘散过流苏帐子,孤独的被褥冷冷地叠成了芙蓉的波浪。蟋蟀依偎在床边,不离不弃,陪伴着人度过漫长的愁苦夜晚。那美丽的人在飞阁上,遥望明月还与我相对凝视。彼此相望却无意相忘,应该没有什么可以割断这份情思。
注释:
- 炉烟:指香炉中冒出的烟,象征着温馨的气氛。
- 流苏帐:装饰有流苏的帐子,增添了房间的雅致。
- 孤衾:孤独的被褥,暗示孤寂的情感。
- 芙蓉浪:比喻被褥的形状像盛开的芙蓉花,形象生动。
- 蟠蟀:蟋蟀,象征陪伴与孤独。
- 玉人:美丽的人,通常指心中所爱之人。
- 飞阁:高处的阁楼,象征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 相忘:彼此忘记,表明对感情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字希清,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婉约,常表现对爱情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贺铸晚年,时值个人情感的低谷,词中流露出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
诗歌鉴赏:
《菩萨蛮(十一之十一)》是一首充满思念与孤独情感的词作。开篇以“炉烟微度流苏帐”勾勒出一种温馨而略显寂寥的氛围,轻烟飘散,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惆怅。接下来的“孤衾冷叠芙蓉浪”,不仅描绘了床上的被褥,更多的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蟋蟀的低鸣成了夜晚的伴侣,伴随着长夜的愁苦,更加突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失落。
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玉人飞阁”上的美丽身影,与月亮相望,展现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而结尾的“相望莫相忘”,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彼此之间的情感深厚,尽管身处异地,彼此仍无法割舍。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炉烟微度流苏帐。”:描绘夜晚的气氛,营造出一种温馨却又孤寂的环境。
- “孤衾冷叠芙蓉浪。”:孤独的被褥冷冷地叠放,形象地描绘出孤独感。
- “蟠蟀不离床。”:蟋蟀在床旁,象征陪伴,暗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伴人愁夜长。”:蟋蟀的陪伴却无法驱散愁苦,夜晚显得漫长。
- “玉人飞阁上。”:对爱人的描绘,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 “见月还相望。”:与明月相对望,象征遥远的思念。
- “相望莫相忘。”:彼此相望,强调情感的深厚。
- “应无未断肠。”:表明对爱的执着与不舍,尽管身处异地,心中依旧相连。
-
修辞手法:
- 比喻:“孤衾冷叠芙蓉浪”将被褥比作花浪,形象生动。
- 拟人:蟋蟀被赋予陪伴的角色,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词中句法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反映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表现了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执着。
意象分析:
- 炉烟:象征温馨的回忆与内心的孤寂。
- 流苏帐:代表家庭的温暖与优雅的生活。
- 蟋蟀:象征孤独中微弱的陪伴。
- 玉人:心中所爱之人,象征美好与向往。
- 明月:象征思念与遥远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炉烟微度流苏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馨
B) 寂寞
C) 欢乐 -
“蟠蟀不离床”中的蟋蟀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爱情 -
诗的最后一句“应无未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无奈
B) 忘却
C) 执着
答案:
- A) 温馨
- B) 孤独
- C) 执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贺铸的《菩萨蛮》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但贺铸的词更侧重于夜晚的孤寂与蟋蟀的陪伴,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描绘,展现了女性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贺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