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平时七首 其五 钓船归
作者: 贺铸 〔宋代〕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白话文翻译:
这时春天的景色好得令人心醉,绿意盎然,正适合染衣服。在柴门旁,白色的鸥鸟在水面上轻轻荡漾飞翔。
忘却了世间的烦恼,无论南北,岁月流逝人渐渐老去,昔日的朋友也愈发稀少。
夕阳西下,悠长地送走归来的钓船,今天的鳜鱼又是多么丰腴。
注释:
- 绿净:绿意清新而干净。
- 染衣:指染布或衣物,暗指春天带来的生机与色彩。
- 际:在此处为“靠近”之意。
- 溶溶漾漾:形容水面波光粼粼,轻柔荡漾的样子。
- 两忘机:指忘却世俗的烦恼与机心。
- 徒自老:白白地老去,感叹人生的无常。
- 故人稀:昔日的朋友越来越少,感慨人事变迁。
- 夕阳长送:夕阳缓缓落下,送别归来的钓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900-970),字承天,号澹轩,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兼具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
《太平时七首》是贺铸创作的一组诗作,表达了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在世俗纷扰中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钓船归》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开篇以“绿净春深好染衣”引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描述了柴扉旁白鸥飞翔的场景,给人以宁静与和谐之感。接下来的“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则流露出人生的无奈与惆怅,岁月无情,昔日的朋友渐行渐远,令人倍感孤独。
诗的结尾部分,夕阳西下,钓船归来,带着丰腴的鳜鱼,似乎是在诉说着一种归属感与成就感。这种对生活的感悟与自然的亲近,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却又在自然之中找到了片刻的安宁。整首诗浑然一体,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净春深好染衣”:春天色彩明媚,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
- “际柴扉”:柴门旁,构建了一个静谧的环境。
- “溶溶漾漾白鸥飞”:描绘了自然的生动场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 “两忘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淡然态度。
-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人生的流逝与朋友的疏远,带来一种无奈。
- “夕阳长送钓船归”:夕阳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钓船归来则象征着归属与满足。
- “鳜鱼肥”:自然的馈赠,象征着生活的富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染衣,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色彩。
- 拟人:夕阳送别钓船,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南去北来”,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朋友疏远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 柴扉:宁静与隐逸的象征。
- 白鸥:自由与灵动的象征。
- 夕阳: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钓船:归属与成就的象征。
- 鳜鱼:丰盈与自然的馈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绿净春深好染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赞美春天的美好
B. 感慨人生的无常
C. 怀念故人 -
“夕阳长送钓船归”中的“夕阳”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贺铸的《钓船归》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但贺铸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辛弃疾则倾向于描绘热闹的场景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贺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