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历阳十咏 其三 濡须坞
贺铸 〔宋代〕
孙郎昔鹰扬,曹瞒方虎视。
敢忘板筑勤,远挫兵锋锐。
俄闻青盖谣,无复金陵气。
六代迭倾亡,长江亦平地。
白话文翻译:
孙郎(孙权)曾经英勇如鹰,曹瞒(曹操)则如虎视眈眈。
难道忘记了修筑根基的辛勤,才能远离兵器的锋锐?
不久听闻青盖的歌谣,再也没有金陵的气息。
六代王朝接连倾覆,长江也变得平坦如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孙郎:指孙权,东吴的开国君主。
- 曹瞒:指曹操,魏国的开国君主。
- 敢忘:哪里敢忘记。
- 板筑:指基础建设,这里比喻对国家的治理和基础建设。
- 青盖:指青色的盖子,象征着战车或军队。
- 金陵:今南京,历史上著名的城市。
- 六代:指历史上的六个王朝,象征着多次的兴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孙郎”和“曹瞒”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与权力斗争。“青盖谣”暗指战争时的歌谣,暗示了战乱的频发和人们的心态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季真,号秋水,北宋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历史感慨,常常结合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民族纷争的时代,作者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濡须坞》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哲理性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孙权与曹操的历史对比,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开头两句直接提到这两位历史人物,不仅引起读者的共鸣,也为整首诗奠定了主题的基调。接着,诗人用“敢忘板筑勤”来提醒统治者们重视基础建设,而不是一味追逐权力,更是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忧伤和无奈,尤其是最后两句“六代迭倾亡,长江亦平地”,通过历史的兴亡与长江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在这里不仅是地理的描写,更是历史的见证,历经沧桑却依然平静,暗示着历史的循环与人类命运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孙郎昔鹰扬,曹瞒方虎视。
描绘了孙权的英勇和曹操的狡诈,二者的对立形象刻画出历史的紧张局势。 - 敢忘板筑勤,远挫兵锋锐。
指出治理国家不能忽视基础建设,强调了治国理政的艰辛与重要性。 - 俄闻青盖谣,无复金陵气。
通过青盖谣的出现,暗示了战乱的到来,而金陵的气息则象征着昔日的繁荣与安宁的消逝。 - 六代迭倾亡,长江亦平地。
这两句总结了历史的悲剧,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权力的争斗比作鹰与虎的对峙,生动形象地传达出紧张的历史气氛。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提升了诗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兴亡与权力斗争,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鹰:象征勇敢与力量,代表孙权的英雄气概。
- 虎:象征狡诈与威胁,代表曹操的威严和侵略性。
- 青盖:象征战争与不安,暗示了军事力量的兴起。
- 金陵:象征繁荣与历史,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孙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孙权
C. 刘备 -
诗中提到的“青盖谣”主要暗示什么?
A. 战争的到来
B. 和平的降临
C. 人们的忧愁 -
“六代迭倾亡”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国家动荡带来的忧虑。
诗词对比:
与贺铸的《濡须坞》相比,李白的《将进酒》更强调个人豪情与不屈的精神,杜甫的《春望》则更注重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两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