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政须晴甲子,早作雨清明。
万树朝烟湿,一溪春雨平。
农谣若果验,岁事已堪惊。
天意非人料,西畴且力耕。
白话文翻译:
在甲子年的清明节,政事需要晴朗的天气,而早晨的雨水则是为清明做准备。万树在晨雾中显得湿润,一条小溪的春雨平缓流淌。如果农民的歌谣能够应验,那么今年的农事已让人惊讶。天意并非人所能预料,眼下西边的田畴还需努力耕作。
注释:
- 甲子: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指天干地支的第一个组合。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阳历4月4日或5日,代表春暖花开,适合祭扫和春耕。
- 万树朝烟湿:形容清晨的树木因雨而湿润,烟雾缭绕的景象。
- 农谣:农民在农作时所唱的歌谣,常反映农事情况和社会生活。
- 岁事已堪惊:形容这一年的农事情况让人感到惊讶。
典故解析:
“政须晴甲子”提及甲子年,反映古代农耕社会对天气的重视;清明节是扫墓和春耕的时节,诗中通过描写雨景表现出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雨水的期待,以及对农事的关注,反映了当时农民对天气的敏感与生活的艰辛。
诗歌鉴赏:
《甲子雨次日清明》是一首描写春季农事与自然景象的诗。开头两句“政须晴甲子,早作雨清明”明确指出了清明节的重要性,强调了春天的雨水对农事的重要性。接着“万树朝烟湿,一溪春雨平”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出清晨的湿润景象,展现了雨后的自然之美。诗中“农谣若果验,岁事已堪惊”则突出了农民们对丰收的期待与忧虑,反映出农业社会对气候的依赖与无奈。最后两句“天意非人料,西畴且力耕”则流露出对命运的感慨,虽然天意难以预测,但农民仍需努力耕作,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政须晴甲子:强调晴天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农事繁忙的甲子年。
- 早作雨清明:表明雨水在清明节前的重要作用,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滋润。
- 万树朝烟湿:描绘清晨雨后湿润的树木,展现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色。
- 一溪春雨平:描写春天的溪水因雨而流畅,表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
- 农谣若果验:如果农民的歌谣能够应验,则意味着今年的农事可能会有好收成。
- 岁事已堪惊:今年的农事情况让人感到意外,可能是天气异常或其他原因。
- 天意非人料:人无法预测天意,暗示命运的不可控。
- 西畴且力耕:在西边的田畴中仍需努力耕作,体现了对农事的坚持和努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树朝烟湿”,将湿润的状态形象化。
- 拟人:通过“农谣若果验”赋予农谣生命,表现出农民的期待。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农民对自然天候的敏感与依赖,以及在不确定性中仍旧坚持努力的态度,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无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甲子:象征时间的循环,反映农业生产的周期。
- 清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祭扫的习俗。
- 万树:象征自然之美与丰收的希望。
- 春雨:象征滋润与生长,暗示希望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通常是在什么时间?
- A. 1月1日
- B. 4月4日或5日
- C. 12月31日
-
填空题: 诗中提到“万树朝烟湿”,这描绘的是__的景象。
-
判断题: 诗中最后一句强调了努力耕作的重要性。(对/错)
答案:
- B
- 清晨雨后的湿润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农事和自然,但更加直接反映战争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展现出更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草的描写,表达对生命的感慨,虽与《甲子雨次日清明》主题不同,但同样反映自然和人生活的联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研究宋代诗歌的经典书籍。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鉴赏与分析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