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午睡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梅黄雨足喜初晴,
投枕华胥梦已成。
帐底香云凝未散,
手中书卷堕无声。
簟纹似水飞蝇避,
鼻息如雷稚子惊。
痴腹便便竟何有?
已将嘲弄付诸生。
白话文翻译:
梅花已经开黄,雨水充足,初晴的天气令人欢喜;我投身于枕头,梦中已成华胥之梦。帐子底下的香云还未散去,手中的书卷悄然滑落,毫无声息。席子的纹路好似水面,飞蝇都躲避而去;我的鼻息如雷,惹得稚子惊醒。可怜我这痴迷的肚子又有什么实质的东西呢?最终只能将嘲弄交给生命去对待。
注释:
- 华胥梦: 传说中的美梦,象征着理想和美好的追求。
- 帐底香云: 帐子下的香气,暗示一种宁静和安逸的环境。
- 簟纹: 簟子的花纹,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 痴腹: 指贪吃的肚子,表现出一种对物质的追求和无奈。
典故解析:
- 华胥: 典出《山海经》,象征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与现实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但屡遭挫折,晚年专注于诗词创作,作品风格豪放,内容多关注家国情怀和个人遭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深思。梅花与雨水的描写,寓意着希望与欢愉,但在梦中与现实之中,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午睡》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感受。诗中通过梅花、雨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初晴的清新和欢愉的氛围,而“投枕华胥梦已成”则传达出他在梦中追寻理想的渴望。紧接着的“帐底香云凝未散”,将宁静与芳香结合,展现了他午睡时的惬意。而“手中书卷堕无声”则暗示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在沉浸于梦境时对现实的忽视。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对自我和生活的反思。“鼻息如雷稚子惊”展现出他午睡时的沉重呼吸,产生的气息竟让稚子惊醒,暗示着他内心的沉重与无奈。结尾处,诗人自嘲“痴腹便便竟何有”,将对物质的追求和生命的流逝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自身困境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在平静中流露出深邃的哲思,体现了陆游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索,展示了他在困境中的孤独和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黄雨足喜初晴: 描述了春天梅花盛开、雨水充足的情景,传达出春日的喜悦。
- 投枕华胥梦已成: 投入梦境,追寻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 帐底香云凝未散: 帐子下的香气尚未散去,象征着宁静与安逸。
- 手中书卷堕无声: 书卷悄然滑落,暗示对知识的追求与现实的忽视。
- 簟纹似水飞蝇避: 描绘出午睡的环境,飞蝇都避开,营造轻松氛围。
- 鼻息如雷稚子惊: 形容呼吸声沉重,甚至惊扰了小孩,表现内心的沉重。
- 痴腹便便竟何有: 对自身的反思,困惑于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 “鼻息如雷”,通过比喻增强了读者的感受。
- 拟人: “飞蝇避”,赋予生物以人的行为,增强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思考,反映了陆游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雨水: 代表着滋润与生机。
- 华胥梦: 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 香云: 宁静与安逸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胥梦”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世界
- C. 历史事件
- D. 自然景色
-
“鼻息如雷”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沉重
- C. 愤怒
- D. 安静
-
诗中描述的环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 A. 喧闹
- B. 安静
- C. 复杂
- D. 恐怖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陆游与苏轼在诗歌中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但陆游更多反映个人的困惑与理想的追求,而苏轼则更注重人生态度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陆游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