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砚寒生冻,孤灯翳复明。
衰翁守微火,稚子隔重城。
日落林无影,舟行水有声。
诗家忌草草,得句未须成。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天气使小砚台上结了冰,孤独的灯光在微弱的光线中闪烁。衰老的老人守着微弱的火光,幼小的孩子却被重重的城墙隔开。日落时分,树林里没有影子,船在水中行驶,有着轻微的声音。诗人常常忌讳仓促成诗,得到的句子不一定要完美。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砚:小型的砚台,用于研磨墨水。
- 寒生冻:寒冷的天气使得砚台上结冰。
- 孤灯:孤独的灯光,形容环境的冷清。
- 翳:遮蔽,暗淡。
- 衰翁:年老的老人,衰弱的意思。
- 微火:微弱的火光。
- 稚子:幼小的孩子。
- 重城:城墙,表示隔离。
- 日落:黄昏时分。
- 舟行水有声:船在水中行驶,发出声音。
- 草草:草率,匆忙的意思。
- 得句未须成:得到句子不一定要完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和创作的思考,以及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主要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怀,擅长抒发情感和描绘景物。
创作背景: 《子聿入城》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南宋面临外敌入侵、国事不振之时,陆游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尤其是对创作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孤寂的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开头两句以“小砚寒生冻,孤灯翳复明”入手,生动地展现了冬夜的寒冷与孤寂,砚台的冰冻和灯光的微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创作的艰难。接下来的“衰翁守微火,稚子隔重城”则通过老人与孩子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表现出代际之间的隔阂与无奈。
“日落林无影,舟行水有声”则自然地转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日落时分,树林失去了影子,仿佛象征着生命的暗淡与消逝,而舟行水声则又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动态。最后一句“诗家忌草草,得句未须成”提醒人们在创作时应谨慎,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
整个诗歌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孤独的敏感,也有对创作过程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砚寒生冻:寒冷的天气使得小砚台上的墨水结冰,暗示诗人创作的困境。
- 孤灯翳复明:孤独的灯光在阴暗中闪烁,表现了环境的萧索。
- 衰翁守微火:年老的老人独自守着微弱的火光,传达了孤独和无力感。
- 稚子隔重城:幼小的孩子被高大的城墙隔开,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日落林无影:夕阳西下,树林里没有影子,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
- 舟行水有声:船在水中行驶,声音清晰,带来一丝生动的画面。
- 诗家忌草草:诗人强调创作时应避免草率,反映了对创作的严谨态度。
- 得句未须成:即使得到了句子,也不一定要追求完美,表达了创作的随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冷的环境比作创作的困境。
- 对仗:如“衰翁”“稚子”、“日落”“舟行”等形成对称。
- 拟人:灯光的“翳复明”赋予了灯一种生动的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时间流逝以及创作过程中的挣扎,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创作中的认真与谨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砚:象征创作与艺术。
- 孤灯:象征孤独与努力。
- 衰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稚子:象征纯真与无辜。
- 日落:象征生命的周期与时间的无情。
- 舟行:象征生活的继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砚寒生冻”中的“小砚”指什么?
- A. 大砚台
- B. 小型砚台
- C. 书桌
-
“孤灯翳复明”中的“翳”是指什么?
- A. 遮蔽
- B. 显现
- C. 消失
-
诗中提到“衰翁守微火”,这一形象表达了什么?
- A. 寂寞与孤独
- B. 快乐与幸福
- C. 热闹与喧嚣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陆游的《子聿入城》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了孤独与时代的思考,陆游侧重于创作的艰难,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沉重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为个人化,后者则更具社会性。
参考资料:
- 《陆游诗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