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桑渎泛舟归三山》

时间: 2025-01-01 10:42:30

端为身闲觉日长,不嫌儿辈笑清狂。

湖光潋潋归舟疾,雨点霏霏醉颊凉。

断彴苔生人唤渡,孤村霜近稻登场。

宦情不独今年薄,游子从来念故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桑渎泛舟归三山
端为身闲觉日长,
不嫌儿辈笑清狂。
湖光潋潋归舟疾,
雨点霏霏醉颊凉。
断彴苔生人唤渡,
孤村霜近稻登场。
宦情不独今年薄,
游子从来念故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身闲而感受到日子的悠长,尽管有年轻人嬉笑打闹却不觉得烦恼。湖面波光粼粼,归舟迅疾,细雨纷纷落下让人感到清凉和醉意。断桥上长满了苔藓,呼唤着人们来渡河,孤村的霜气逼近稻田,让人感到秋意渐浓。诗人感慨官场的情感并不只是在今年淡薄,游子心中一直怀念着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1. 端为:正因为。
  2. 身闲:指生活清闲。
  3. 湖光潋潋:湖面波光粼粼。
  4. 归舟疾:归来的船行驶得很快。
  5. 霏霏:细小的雨点。
  6. 断彴:断了的木桥。
  7. 苔生:长满了苔藓。
  8. 宦情:官场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桑渎:指桑渎河,地名,陆游常在此泛舟。
  • 三山:指的是诗人心中的归属和理想之地,象征着宁静和悠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但屡遭挫折,依然在诗歌中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官场的风波后,选择了隐居生活。此时的他,在桑渎泛舟,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又不忘国家和故乡的情怀。


诗歌鉴赏:

《自桑渎泛舟归三山》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诗作,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端为身闲觉日长,不嫌儿辈笑清狂”表达了诗人身心愉悦的状态,尽管周围的年轻人嬉笑闹闹,他却感到生活充满乐趣,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湖光潋潋归舟疾,雨点霏霏醉颊凉”描绘了湖面的美景和细雨带来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

“断彴苔生人唤渡,孤村霜近稻登场”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孤村的霜气和稻田的丰收场景,勾勒出了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充满了乡愁与温暖。最后两句“宦情不独今年薄,游子从来念故乡”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生活的陶醉,又有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端为身闲觉日长:由于身心放松,诗人感到白天的时光格外悠长。
  2. 不嫌儿辈笑清狂:对年轻人的嬉笑并不感到烦恼,反而觉得快乐。
  3. 湖光潋潋归舟疾:湖面波光粼粼,归来的船行得很快,展现了动感。
  4. 雨点霏霏醉颊凉:细雨如雾般飘落,带来清凉的感觉。
  5. 断彴苔生人唤渡:断桥上长满了苔藓,仿佛人在呼唤着渡船。
  6. 孤村霜近稻登场:孤独的村庄,霜气逼近稻谷的丰收场景。
  7. 宦情不独今年薄:官场的情感并不止于今年的淡薄。
  8. 游子从来念故乡:游子始终怀念自己的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波光粼粼的画面。
  • 拟人:苔藓与人类的呼唤,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湖光潋潋”和“雨点霏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反映了对官场失望的无奈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湖光:象征着清新与宁静。
  2. 雨点:象征着柔和与清凉,带来心灵的慰藉。
  3. 孤村:象征着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
  4. :代表着丰收与乡村生活的富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2. 诗中的“湖光潋潋”描绘了什么场景? A. 风暴
    B. 安静的湖面
    C. 雪景
    D. 夕阳

  3.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失望
    C. 忽视
    D. 骄傲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自桑渎泛舟归三山》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乡愁,但陆游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官场的失望,而王维则体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