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甑有轻尘釜有鱼,汉庭日日召严徐。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锅里有轻微的灰尘,锅中有鱼;汉朝的宫廷每天都在召见严、徐二位大臣。我不嫌弃藜藿这样的粗食,愿意和你同桌吃饭;同时也愿意在芭蕉树下,静心看书学习。
注释:
- 甑:一种蒸饭的器具,类似蒸锅。
- 轻尘:指锅上面有一点点的灰尘,形象地描述了生活的简朴。
- 釜:古代的锅,通常用来煮食。
- 藜藿:藜是一种野菜,藿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都是比较简陋的食物,象征简朴的生活。
- 汉庭:指汉朝的宫廷,暗指当时的政治环境。
- 严徐:指严君平和徐君平,可能是当时的名士或官员。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作遮荫的树木,代表一种清静的环境。
典故解析:
本诗常常被解读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交友之道的强调。诗中提到的“汉庭”与“严徐”暗示着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以及对当世名士的尊重与向往。藜藿象征朴素的饮食,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推崇王维的山水诗,崇尚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黄庭坚的成熟期,个人生活简朴,且身处政治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中流露出对清新、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戏答史应之三首》表现了黄庭坚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重。诗中通过简单的生活描写,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甑有轻尘、釜有鱼的意象,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朴素理解,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情感。尽管身处于纷杂的社会中,他依然能够欣赏生活的细微之处,表达了对友人严、徐的尊重和对共同学习的渴望。最后一句“更展芭蕉看学书”则是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强调了知识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全诗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邃与优雅。
诗词解析:
- “甑有轻尘釜有鱼”:描绘了生活的朴素与自然,轻尘暗示生活的简朴,而鱼则象征着生活的滋养。
- “汉庭日日召严徐”:通过提及汉朝的名士,表达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暗示对当代事物的关注。
- “不嫌藜藿来同饭”:表明诗人对食物的态度,不在乎食物的丰盛,而在乎与友人共进餐的情谊。
- “更展芭蕉看学书”:表现对学习的渴望与追求,芭蕉象征一种清幽的环境,适合读书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简单与自然通过甑、釜的意象进行比喻,展现出诗人对清新生活的向往。
- 对仗:诗中“甑有轻尘”和“釜有鱼”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藜藿和芭蕉分别象征了物质生活的简单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和学习的重视。黄庭坚通过生动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分析:
- 轻尘:象征生活的简朴与自然。
- 鱼:象征生活的滋养和丰盈。
- 藜藿:象征朴素的饮食,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
- 芭蕉:象征宁静的环境,适合学习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庭”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宫廷?
- A. 唐朝
- B. 汉朝
- C. 宋朝
-
“甑有轻尘”中的“甑”是什么?
- A. 一种酒
- B. 一种书籍
- C. 一种蒸饭的器具
-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 A. 奢华
- B. 简朴
- C. 复杂
答案:
- B. 汉朝
- C. 一种蒸饭的器具
- B. 简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友情与生活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戏答史应之三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强调友谊和简朴,后者则突出独酌的孤独与自由。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温和而平淡,后者则豪放而激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