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谢敞王博喻》

时间: 2025-01-17 10:36:32

高哉孔孟如秋月,万古清光仰照临。

千里特来求骥马,两生於此敌南金。

文章最怨随人後,道德无多只本心。

废轸断弦尘漠漠,起予惆怅伯牙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哉孔孟如秋月,万古清光仰照临。
千里特来求骥马,两生於此敌南金。
文章最怨随人后,道德无多只本心。
废轸断弦尘漠漠,起予惆怅伯牙琴。

白话文翻译:

孔子和孟子真是高洁,如同秋天的明月,千古清辉照耀着世人。我特意千里迢迢来寻找骏马,然而在此却与南金(南方的名马)对立。文章的成就最令人遗憾的是总是跟随他人,道德的修养并不多,只在于内心的本质。如今马车的轭断了,琴弦也断了,尘埃飞扬,令我倍感惆怅,想起伯牙的琴声。

注释:

  • 高哉:高尚、伟大。
  • 孔孟:指孔子和孟子,代表儒家思想。
  • 骥马:指的是良马,常用来比喻人才。
  • 南金:南方的名马,暗指优秀的事物。
  • 道德:指的是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 废轸:马车的轭断,象征失去动力或方向。
  • 伯牙琴:提到的伯牙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琴声动人,象征高雅的艺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属于“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黄庭坚与谢敞王博喻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仰慕和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道德和才华的重视。

诗歌鉴赏:

《赠谢敞王博喻》通过对孔孟的赞美引入,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崇敬。首句以“高哉孔孟如秋月”开篇,暗示孔子和孟子的高尚品德和清晰的道德光辉。接着“千里特来求骥马”则表现了对人才的渴求,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文精神的向往。然而,诗中又显露出一种道德的忧虑和无奈,尤其是在“文章最怨随人后”的句子中,表明了对当下学术风气的批评,感叹许多人的才华只是随波逐流。最后两句更是通过对“废轸断弦”的描写,表达了对艺术和理想的惆怅,仿佛一曲美妙的音乐因环境的压抑而无法流畅演奏。在整首诗中,黄庭坚通过感性的自然意象和对历史人物的借鉴,展现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理想追求的无尽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哉孔孟如秋月:赞美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境界,像秋月一样清澈明亮,永恒不变。
  2. 万古清光仰照临:这份光辉能够照耀后世,令人仰慕。
  3. 千里特来求骥马:千里迢迢的寻求优秀的人才,表达对人才的渴望。
  4. 两生於此敌南金:在此寻找的却是与南方名马相对立的存在,反映出人才难觅的现实。
  5. 文章最怨随人后:对当代文人的批评,强调他们的成就往往是模仿而非原创。
  6. 道德无多只本心:真正的道德修养源于内心,不在于外在表现。
  7. 废轸断弦尘漠漠:比喻艺术和理想的破碎,环境的压迫使理想无法实现。
  8. 起予惆怅伯牙琴:回忆伯牙的琴声,表达对高雅艺术的惋惜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孔孟比作秋月,形象生动地传达出其清高的品质。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骥马和伯牙琴分别象征着人才和艺术,代表了理想和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孔孟的崇敬、对当代学术风气的批评以及对艺术理想的惆怅,表达了作者对道德修养和个人才华的深切思考,强调内心的真实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孔孟:象征儒家思想的永恒和崇高。
  • 骥马:象征人才,尤其是稀有而出众的才能。
  • 伯牙琴:象征高雅的艺术和追求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孔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道德的光辉
    B. 人才的渴求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A

  2. 诗中“千里特来求骥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才的渴望
    C.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B

  3. “废轸断弦尘漠漠”中,轭和琴弦分别象征什么? A. 理想和现实
    B. 友情和爱情
    C. 生活和死亡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杜甫
    • 两位诗人在风格上有所不同,黄庭坚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理想,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