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三月击舟潇湘得邵武柳州二丞相正月初书》

时间: 2025-01-19 15:32:18

回雁峰南楚越分,潇湘烟水思离群。

林寒欲暗他江浦,月出先明半岭云。

客子无归迷世路,故人不见隔兵氛。

春风空寄相思字,寇邓经纶早晚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回雁峰南楚越分,潇湘烟水思离群。
林寒欲暗他江浦,月出先明半岭云。
客子无归迷世路,故人不见隔兵氛。
春风空寄相思字,寇邓经纶早晚闻。

白话文翻译:

在回雁峰南面,楚地和越地隔开,潇湘的烟水让人思念离群的友人。
寒冷的树林里,天色将暗,另一条江边,月亮已先照亮了半岭的云彩。
身为客子的我在无归的路上迷失,故人却因隔着战火而无法相见。
春风只能空空地寄托着相思的字句,寇、邓的经纶事业早晚会被人们所知晓。

注释:

  • 回雁峰:位于湖南的一个山峰,因每年候雁归来而得名。
  • 楚越:指古代楚国与越国的地理分界。
  • 潇湘:即湘江,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情感的水域。
  • 林寒欲暗:形容天气寒冷,林间渐渐变暗。
  • 江浦:江边的渡口。
  • 月出先明:月亮先照亮了半岭的云朵。
  • 客子:指身在他乡的游子。
  • 隔兵氛:因战乱而无法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翰,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因其诗歌语言清新、情感细腻而受到赞誉。他的诗多描写山水、抒发情感,是当时文人中颇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辛亥年间,正值战乱之际,作者身处潇湘一带,面对着战火造成的人间离散,思念故人之情愈加浓厚。诗中寄托了对故友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辛亥三月击舟潇湘得邵武柳州二丞相正月初书》是一首深情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开篇以“回雁峰南楚越分”引入,既点明了地理位置,也暗示了作者的孤独与离散,接着“潇湘烟水思离群”,烟水朦胧的意象中蕴含着深切的思乡情。诗中“林寒欲暗他江浦,月出先明半岭云”则通过寒冷的林间与明亮的月光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后两联中,作者以“客子无归迷世路”表达出身为客子的迷茫与无奈,既是对个人际遇的感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最后一句“春风空寄相思字”,春风是温暖的象征,但在这里却只能空空地寄托思念,显得无比苍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出作者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回雁峰南楚越分:指地理位置,展示远离故土的孤独感。
  2. 潇湘烟水思离群:烟水朦胧,表达思念之情。
  3. 林寒欲暗他江浦:描绘自然环境,营造出阴冷的气氛。
  4. 月出先明半岭云:月光照亮,象征希望与光明。
  5. 客子无归迷世路:身为游子,在动荡中迷失方向。
  6. 故人不见隔兵氛:因战乱而无法相见,情感的无奈。
  7. 春风空寄相思字:春风无法传达思念,表现孤独。
  8. 寇邓经纶早晚闻:对未来的期盼与对历史的省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林寒欲暗他江浦,月出先明半岭云”,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如“春风空寄相思字”,将春风比作传递思念的媒介。
  • 意象:月亮、春风、烟水等意象,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与艺术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动荡时代的无奈,揭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隔离,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局面的希望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回雁峰:象征孤独与思乡。
  • 潇湘烟水:象征离愁与思念。
  • 寒林:象征冷漠与迷茫。
  • 明月:象征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亥三月击舟潇湘得邵武柳州二丞相正月初书》是谁的作品?

    • A) 李白
    • B) 许翰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潇湘”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条河
    • C) 一座山
    • D) 一个城市
  3. 诗中“月出先明半岭云”的意象主要表现什么?

    • A) 迷茫
    • B) 希望
    • C) 孤独
    • D) 战乱

答案:

  1. B) 许翰
  2. B) 一条河
  3. B)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许翰《辛亥三月击舟潇湘得邵武柳州二丞相正月初书》杜甫《春望》
    • 两首诗均描写了战乱带来的离愁与思念,但许翰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强调国之悲痛与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许翰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