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豫途中作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8:12:28

人家堤下住,堤上客骎骎。

树拔知风力,蒲荒为水深。

堕红林枣熟,泼黛屋苔青。

不耐炎威逼,云痕早晚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家堤下住,堤上客骎骎。
树拔知风力,蒲荒为水深。
堕红林枣熟,泼黛屋苔青。
不耐炎威逼,云痕早晚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赴豫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提到,村民住在堤坝下,而堤上则有行色匆匆的旅客。树木拔节生长,可以看出风的力量,水边的芦苇显得更加茂盛。红枣树上果实累累,黑色的屋顶上覆盖着青苔。面对炎热的天气,天边的云彩早晚都有些阴沉。

注释:

  • :指的是防洪的堤坝。
  • 骎骎:形容马的奔跑,表示行色匆匆。
  • :指芦苇,生长在水边。
  • 泼黛:形容屋顶的颜色,黛色为黑,泼指覆盖的样子。
  • 不耐炎威逼:形容难以忍受酷暑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承培元,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描绘田园风光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赴豫途中所作,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赴豫途中作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旅途中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途中景象的细腻和生动。开篇以“人家堤下住,堤上客骎骎”引入,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旅途的匆忙,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通过“树拔知风力,蒲荒为水深”的描写,传达出自然环境的生机与动态,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最后两句“堕红林枣熟,泼黛屋苔青”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勾勒出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静谧,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与惬意。在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体现出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家堤下住,堤上客骎骎:描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旅客的匆忙,暗示了生活的节奏。
  2. 树拔知风力,蒲荒为水深:通过树木和芦苇的生长状态,反映出风力和水位的变化,展现自然的力量。
  3. 堕红林枣熟,泼黛屋苔青:用色彩鲜明的描写表现出丰收的喜悦和屋顶的静谧。
  4. 不耐炎威逼,云痕早晚阴:表现出对酷暑天气的无奈与自然变化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景物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旅途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界限。
  • :代表生命的力量与成长。
  • 果实: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象征着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堤上客骎骎”指的是什么? A. 村民
    B. 旅客
    C. 动物
    D. 植物

  2. “树拔知风力”中的“拔”字意思是? A. 剪掉
    B. 生长
    C. 扭动
    D. 摇晃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城市生活
    B. 描述自然与乡村生活
    C. 表达对战争的思考
    D. 讨论人生哲理

答案:

  1. B. 旅客
  2. B. 生长
  3. B. 描述自然与乡村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同为清代诗人的《春晓》相比,承培元的这首诗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结合,展示了一种细腻的生活体验。而《春晓》则更侧重于晨起时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