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

时间: 2025-01-21 11:15:38

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
作者: 王十朋 〔宋代〕

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

白话文翻译:

去年重阳节,我的亲人已去世。
在东篱下,黄菊在盛开,我的泪眼是否能分辨它们?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传统上是登高望远的节日,也与祭祖、思亲有关。
  • 窀穸:指坟墓,暗示亲人的去世。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用以描绘田园风光。
  • 黄菊: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长寿,同时也是重阳节的传统花卉。
  • 泪眼:形容因思念而流泪的眼睛。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与家庭团聚、祭祖有关,诗中提到重阳节,暗示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 菊花在古代文化中有高洁、坚韧的象征,还与重阳节的习俗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对家国的忧虑及个人情感的抒发。王十朋的诗歌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此时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亲情的重视和对生命的反思。

诗歌鉴赏:

王十朋的《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以重阳节为背景,展现了浓厚的思乡情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诗的开头,以“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直接表明了时间的背景和情感的基调,具有强烈的沉痛感。重阳节本是一个欢庆的日子,但在诗人眼中却是伤感的时刻,突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亲人的思念。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通过描绘东篱下的黄菊,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菊花的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但对于诗人而言,却是无法抹去的伤痛。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又反衬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将思念之情娓娓道来,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及哲理。王十朋借助节日的时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怀念,发人深省,令人感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
    去年重阳节,我的亲人已经去世。这一开头句直接引入主题,沉重的情感一瞬间浮现。

  2.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
    在东篱下,盛开的黄菊映入眼帘,我的泪眼能否理解它们的美好?这一句通过黄菊的描写,展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悲伤。

修辞手法

  • 对比:重阳节的欢乐与亲人的去世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意象:东篱、黄菊、泪眼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哀伤的画面,富有情感表现力。
  • 拟人:将泪眼与黄菊相联系,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在节日的欢庆中,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团聚与思念,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追忆。
  • 黄菊:象征坚韧与长寿,联系到节日习俗,带有浓厚的文化意义。
  • 泪眼:代表思念与悲伤,体现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 A. 九月初九
    • B. 八月十五
    • C. 七月初七
  2.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与长寿
    • C. 忘却
  3. 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感情是:

    • A. 喜悦
    • B. 怀念与悲伤
    • C. 忽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十朋的《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王十朋更侧重于节日的情感,而杜甫则强调月夜的孤独与思念。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渗透了浓厚的亲情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王十朋诗集》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