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花洲
作者: 徐良弼 〔宋代〕
历骋禅扉到暮钟,
苦无胜事可深穷。
归来唤渡青溪上,
唯有山桃满路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游历禅寺,体验到一种内心的空虚与无奈。即使行走到这里,也没有什么值得深入探究的事物。回程时,他在青溪边呼唤渡船,眼前却只见满路的桃花,绚烂而美丽。
注释
- 历骋:历经、游历。
- 禅扉:指禅宗寺庙的门。
- 暮钟:傍晚时分的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苦无胜事:苦恼没有值得深入探讨的事情。
- 归来唤渡:回来的时候呼唤渡船。
- 青溪:青色的小溪。
- 山桃:山上的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美丽和春天。桃花源的意象也可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联系,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良弼,字子良,号南华,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桃花洲》写于一个寻常的黄昏,诗人游历禅寺,经过桃花盛开的地方,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失落,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
诗歌鉴赏
《桃花洲》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中,诗人游览禅寺,聆听暮钟,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苦无胜事可深穷”道出了他在追求精神寄托时的无奈与失落。相较于前面的沉重情感,后两句则转向自然的美丽,桃花的绚烂成为诗人心灵的慰藉。诗人通过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美好,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在意境上则多了一层对立,既有对生活的思索,也有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历骋禅扉到暮钟:诗人经过禅宗寺庙,听到暮钟,暗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 苦无胜事可深穷:表达诗人内心的无奈,尽管身处美景中,却感到缺乏深刻的体验。
- 归来唤渡青溪上:回程时,唤渡船,象征着对归属的渴望。
- 唯有山桃满路红:桃花的美丽,成为了诗人心灵的慰藉,反映出对自然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历骋禅扉”与“归来唤渡”,形成对称。
- 比喻:桃花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希望,反衬出内心的孤独。
- 意象:钟声、青溪、桃花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美好,表达对生活的思索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在无奈中感受到桃花的绚烂,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美丽与希望。
- 暮钟:时间的流逝,代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青溪:象征宁静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徐良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诗中提到的“暮钟”象征什么?
- A. 美好时光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声音
-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意象?
- A. 大海
- B. 桃花
- C. 山脉
答案
- B. 宋代
- B. 时间的流逝
- B. 桃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桃花洲》则在自然的美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桃花源记及其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