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伦》

时间: 2025-01-14 22:24:55

生死穷通付醁醽,妇言虽好不须听。

利名役役真成醉,只有先生是独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伯伦
汪绍焻 〔清代〕

生死穷通付醁醽,
妇言虽好不须听。
利名役役真成醉,
只有先生是独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死和命运的看法,认为这些都要交给酒来消解。虽说妇女的言辞很美好,但不必听信。追逐利益和名声的忙碌,最后只会让人沉醉,唯有先生才能保持清醒。

注释:

  • 生死穷通:生与死、贫与富的境遇,指人生的各种起伏与变化。
  • 醁醽:醇厚的酒,这里借指借酒消愁,忘却烦恼。
  • 妇言:女人所说的话,常常被认为是感性的、情感化的。
  • 役役:忙碌、劳累的样子。
  • 真成醉:真正的醉意,指沉迷于名利之中。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生死穷通”暗含了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变幻。在古代,酒常被用作解忧的工具,而诗中提及“唯有先生是独醒”则可能与道家思想中的“逍遥”理念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绍焻,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以哲理和人生感悟为主题,常常反映出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中,尤其是在经历了世事的纷扰之后,诗人希望借助酒来解脱,同时又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生死和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生死穷通付醁醽”一句,既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隐含了对酒的依赖,体现了一种无奈的消解方式。而“妇言虽好不须听”则是对世俗美好言辞的轻视,强调理智与清醒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名利与清醒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与幸福。诗中的“先生”形象,象征着一种高人境界,提醒人们在纷扰中保持自我,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生死穷通付醁醽”:生死和人生的起伏都交给酒来处理,暗示酒是解愁的工具。
    • “妇言虽好不须听”:虽然女人的言辞动听,但不必过于在意,强调理智的重要性。
    • “利名役役真成醉”:追逐利益和名声的忙碌让人沉醉,失去方向。
    • “只有先生是独醒”:只有像先生那样的人才能保持清醒。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隐喻:将酒作为解忧的象征,表现对人生困境的无奈与逃避。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生的意义,警醒人们不要被世俗的名利所迷惑,要保持内心的清醒。

意象分析:

  • :象征消愁与逃避,反映出对人生无奈的态度。
  • 妇言:代表世俗的美好与感性,暗示对情感的怀疑。
  • 先生:象征智慧与清醒的理智,代表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妇言”主要指什么? A. 妇女的感性言辞
    B. 诗人的母亲
    C. 生活琐事
    D. 古代传说

  2. “生死穷通付醁醽”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用酒来解忧
    B. 追求名利
    C. 生活辛苦
    D. 享受人生

  3. 诗中“只有先生是独醒”强调了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重要性
    C. 保持理智与清醒
    D. 生活的乐趣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的诗作,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 《月下独酌》:李白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由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刘伯伦》对比:两者均表现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汪绍焻则更偏向于理智的思考与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