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

时间: 2024-09-19 21:53:31

骓马虞兮可奈何,汉军四面楚人歌。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骓马虞兮可奈何,汉军四面楚人歌。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

白话文翻译:

可怜那骓马啊,我该如何自处?
汉军从四面八方围来,楚地的人在歌唱。
乌江之耻,不要学那鸿门的逃遁,
亭长(船夫)也不用费心劝我渡河。

注释:

字词注释:

  • 骓马:指一种良马,特指骏马。
  • :可怜的意思。
  • 奈何:无奈、怎么办。
  • 汉军:指刘邦的军队。
  • 楚人歌:指楚地百姓为项羽而唱的歌,表达对项羽的怀念与悲伤。
  • 乌江:指乌江,项羽自杀的地方。
  • 鸿门遁:指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的事,意指对敌人的宽容和放弃机会。
  • 亭长:指渡船的船夫。

典故解析:

  • 鸿门宴:历史上著名的事件,项羽与刘邦在鸿门设宴,项羽本有机会杀掉刘邦,但未能做到,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 乌江自刎:项羽在乌江边自杀以求保全名节,象征着他对失败的无奈和悲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绍焻(约1640年-约1710年),字子升,号瑶山,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悟。他的风格多表现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创作背景: 《项王》创作于清代,正是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时期,汪绍焻通过项羽的悲剧,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项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项羽的悲剧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英雄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开篇的“骓马虞兮可奈何”,用骏马来象征项羽的英勇与悲壮,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忧虑和无奈。接下来的“汉军四面楚人歌”,点出项羽所面临的困境,汉军的强大与楚人对项羽的歌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项羽虽勇猛却终被历史抛弃的悲惨现实。

“乌江耻学鸿门遁”,则道出了项羽的决绝与不屈,尽管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他依然不愿重蹈鸿门之覆辙,选择以死明志。最后一句“亭长无劳劝渡河”,不仅是对船夫的拒绝,更是项羽面对死亡的从容与坚定,表现出他作为一代英杰的气概与悲壮。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透过对历史的回望,展现了对英雄命运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历史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骓马虞兮可奈何:表达对骏马的怜惜,暗示项羽的困境。
  2. 汉军四面楚人歌:指四面围来的敌军与楚人的悲歌,反映出对项羽的怀念与悲哀。
  3. 乌江耻学鸿门遁:强调项羽不愿意逃避,宁死不屈。
  4. 亭长无劳劝渡河:体现出项羽的决绝,既拒绝了生的希望,也昭示了他的英雄气概。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尾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骓马象征英勇与无奈,乌江象征悲壮的结局。
  • 反语:通过“无劳劝渡河”表现出项羽的决然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英雄命运的深刻反思和对历史的悲叹,表现了项羽作为一个英雄的孤独与悲壮,传达了对伟大人物的敬仰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骓马:象征力量与勇气,承载着项羽的英雄理想。
  • 汉军:代表强大的敌人,象征着历史的不可逆转。
  • 乌江:象征悲壮与绝望,承载着项羽最后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骓马”象征什么?

    • A. 力量
    • B. 绝望
    • C. 胜利
    • D. 逃避
  2. “乌江耻学鸿门遁”中的“鸿门”指的是什么?

    • A. 一场宴会
    • B. 一位英雄
    • C. 一场战争
    • D. 一条河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无奈
    • C. 绝决
    • D. 逃避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垓下歌》:项羽自杀前所作,反映其悲壮人生。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抒发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项王》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表现出对英雄命运的思考,但《项王》更侧重于历史的悲惨,而《将进酒》则更显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传》
  2. 《项羽本纪》
  3.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