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1-04 13:26:45

尘沙障眼。

细计来程家渐远。

野草闲花。

不见当年阿母家。

诗题古驿。

鸡骨柔情无笔力。

锦字偷裁,立到黄昏雁不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尘沙障眼。细计来程家渐远。
野草闲花。不见当年阿母家。
诗题古驿。鸡骨柔情无笔力。
锦字偷裁,立到黄昏雁不来。

白话文翻译:

尘土和沙尘遮住了我的视线,细算起来,回家的路越来越远。
野草和闲花满地,不再见到当年母亲的家。
诗题在古老的驿站上,鸡骨般的柔情已经没有笔力去描绘。
用锦缎偷换的情感,直到黄昏时分,雁群也不再归来。

注释:

  • 尘沙:指沙土、尘土,隐喻人生的烦恼和迷茫。
  • 细计:仔细计算。
  • 渐远:逐渐远去。
  • 野草闲花:形容荒草和野花,暗示荒凉的环境。
  • 阿母: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 鸡骨:比喻脆弱的感情。
  • 锦字偷裁:用美好的文字或情感来修饰,但又显得虚假。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素音,清代女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她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素音对故乡和母亲的深切怀念之际,反映了她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追忆。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尘沙障眼”便点出了诗人面临的困境,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迷茫。接着,诗人通过“细计来程家渐远”表达了人与家乡之间的渐行渐远,时间的流逝让她感到无可奈何。

“野草闲花”一句,描绘了诗人心中的荒凉,仿佛那些曾经温暖的记忆已被岁月冲刷殆尽。而“阿母家”的缺席更是加重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母亲的缺失让她深感失落。接下来的“鸡骨柔情无笔力”则传达出一种无奈,虽有深厚的情感,却无以言表。

最后两句“锦字偷裁,立到黄昏雁不来”似乎在自嘲那些美好的文字只是在锦绣表面上的装饰,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奈。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一种对往昔的无尽怀念,与对未来的渺茫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尘沙障眼”:生活中的烦恼和困难使得视线模糊。
    • “细计来程家渐远”:回家的路越来越远,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加深。
    • “野草闲花”:无生气的环境,暗示着心灵的荒凉。
    • “不见当年阿母家”: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
    • “鸡骨柔情无笔力”:虽有柔情却无力表达,感情的脆弱。
    • “锦字偷裁”:表面的美好掩盖不了内心的痛苦。
    • “立到黄昏雁不来”:时光流逝,归心似箭却无处寄托。
  • 修辞手法

    • 象征:用“尘沙”象征生活的困扰。
    • 比喻:将“鸡骨”比作脆弱的感情。
    • 对仗:如“锦字偷裁”与“立到黄昏”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奈的感慨,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 尘沙:象征人生的困扰与迷茫。
  • 野草闲花:隐喻荒凉与无生气的环境。
  • 阿母家:象征着温暖的故乡与亲情的缺失。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阿母家”指的是: A. 朋友的家
    B. 诗人的家
    C. 诗人的母亲的家
    D. 诗人的祖父家

  2. “尘沙障眼”表达的是: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烦恼与迷茫
    C. 诗人的幸福
    D. 诗人的希望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对亲人的思念与关心。

诗词对比

  • 王素音的《减字木兰花》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王素音的情感更为细腻、沉重,而李白则更加直接和豪放。两首诗在情感深度和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提供清代诗人作品的汇编。
  • 王素音研究资料:关于其生平与作品的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