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玉女 别业送闺友钱云仪》

时间: 2025-01-04 09:10:33

日暖阴浓,正是春光欲去。

楼头西望,见远山云树。

襟期自许,肯为闲愁牵误。

吟诗彻曙,吹箫忘暮。

喜接芳邻,奈言归、心转慕。

半塘风景,似明河玄圃。

清秋月来,小艇中流偕渡。

念言此际,已同飞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传言玉女 别业送闺友钱云仪
作者:冯娴 〔清代〕

日暖阴浓,正是春光欲去。
楼头西望,见远山云树。
襟期自许,肯为闲愁牵误。
吟诗彻曙,吹箫忘暮。
喜接芳邻,奈言归心转慕。
半塘风景,似明河玄圃。
清秋月来,小艇中流偕渡。
念言此际,已同飞兔。

白话文翻译

春日温暖,阴云浓厚,正是春光即将流逝的时节。我在楼头向西眺望,看到远山与云树相映成趣。心中所期许的情怀,怎么能让无聊的愁绪所束缚呢?吟咏诗篇直到破晓,吹奏箫声忘却了黄昏。喜悦地接待邻居,然而归心似箭,心中渐生怅惘。半塘的美景,仿佛如同明河中的神仙乐土。清秋的月光洒下,小船在水中悠然渡行。此时此刻,心中思念已如飞兔般自由。

注释

  • 日暖阴浓:春天温暖,阴云浓厚。
  • 襟期:指心中对未来的期许和理想。
  • 吟诗彻曙:吟诗吟到天亮。
  • 飞兔:象征自由与迅捷,表达心中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娴,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诗风清丽,情感细腻,常以女性的视角抒发对生活与情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春季,写作时的环境与心境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传言玉女 别业送闺友钱云仪》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春日的景色和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诗歌开篇以“日暖阴浓”切入,描绘了春日的气候,暗示着春光即将逝去,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楼头西望,见远山云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诗中“襟期自许,肯为闲愁牵误”,表达了诗人虽有理想追求,但也不愿被无谓的愁苦所束缚,显示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吟诗彻曙,吹箫忘暮”,则通过吟诗与吹箫的结合,表现了诗人陶醉于艺术之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几句,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尤其是“念言此际,已同飞兔”,以飞兔象征自由与迅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自己内心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暖阴浓:描绘春日的温暖和阴云,暗示春光将逝。
  • 楼头西望:诗人从楼上眺望远方,表达对美景的向往。
  • 襟期自许:心中有理想与追求,不愿被愁绪困扰。
  • 吟诗彻曙:沉浸于诗歌创作,直到天亮。
  • 喜接芳邻:对朋友的接待表示喜悦。
  • 奈言归心转慕:归心似箭,情感愈发深厚。
  • 半塘风景: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观。
  • 清秋月来:引入秋天的月光,象征时间的流逝。
  • 念言此际,已同飞兔:思念之情已如飞兔般自由,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如“半塘风景似明河玄圃”。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如“吟诗彻曙,吹箫忘暮”。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生机与希望。
  • 楼头:象征诗人的生活空间与思想境界。
  • 远山云树:代表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向往。
  • 半塘风景:象征宁静与优雅的生活。
  • 清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天特征是什么?

    • A. 寒冷
    • B. 温暖
    • C. 干燥
    • D. 湿润
  2. “襟期自许”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失落
    • B. 愉悦
    • C. 积极追求
    • D. 无奈
  3. 诗中“飞兔”象征什么?

    • A. 速度
    • B. 自由
    • C. 幸福
    • D. 美丽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相思》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不过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命运的思考,与冯娴的《传言玉女》在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