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应夫见贻六首》

时间: 2025-01-19 21:55:14

大方今始只无隅,明月珊瑚袖手摅。

愧甚许提圯上履,喜於亲授活人书。

风神峙玉藏纯白,议论昂霄到古初。

内顾斐然知不称,只宜归隐自扶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方今始只无隅,明月珊瑚袖手摅。愧甚许提圯上履,喜於亲授活人书。风神峙玉藏纯白,议论昂霄到古初。内顾斐然知不称,只宜归隐自扶锄。

白话文翻译: 现在才开始真正的大方无隅,明月下的珊瑚我只能袖手旁观。愧疚于许下的承诺未能实现,欣喜于亲自传授救人的书籍。风神如玉,内心纯净无瑕,议论高远直达古代的起点。自我反省,知道自己不配,只适合归隐田园,自己扶锄耕作。

注释:

  • 大方今始只无隅:大方,指广博无边的学问或境界。无隅,无边无际。
  • 明月珊瑚袖手摅:珊瑚,珍贵的海中宝石。袖手摅,袖手旁观,无法触及。
  • 愧甚许提圯上履:愧甚,非常愧疚。许提圯上履,指未能履行承诺。
  • 喜於亲授活人书:活人书,指救人的医书或知识。
  • 风神峙玉藏纯白:风神,指风度或气质。峙玉,如玉般高洁。纯白,纯净无瑕。
  • 议论昂霄到古初:昂霄,高耸入云。古初,古代的起点。
  • 内顾斐然知不称:内顾,自我反省。斐然,显著。不称,不配。
  • 只宜归隐自扶锄:归隐,隐居。自扶锄,自己耕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7-1157),字伯阳,号东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是在他晚年归隐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实现的承诺的愧疚和对传授知识的喜悦,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和归隐田园的愿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曹勋晚年归隐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实现的承诺的愧疚和对传授知识的喜悦,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和归隐田园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大方今始只无隅”一句,展现了作者对广博学问的追求,而“明月珊瑚袖手摅”则暗示了作者对珍贵事物的无奈和无法触及。后文通过对承诺的愧疚和对传授知识的喜悦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内心矛盾和自我反省。最后,作者选择归隐田园,自己扶锄耕作,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方今始只无隅:表达了作者对广博学问的追求,认为真正的学问是无边无际的。
  2. 明月珊瑚袖手摅:通过明月下的珊瑚象征珍贵事物,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无奈和无法触及。
  3. 愧甚许提圯上履: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履行承诺的愧疚。
  4. 喜於亲授活人书:表达了作者对亲自传授救人知识的喜悦。
  5. 风神峙玉藏纯白:通过风神如玉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纯净和高洁。
  6. 议论昂霄到古初:表达了作者议论的高远和深入。
  7. 内顾斐然知不称:表达了作者的自我反省和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8. 只宜归隐自扶锄: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月珊瑚”比喻珍贵事物,“风神峙玉”比喻高洁的气质。
  • 对比:通过愧疚和喜悦的对比,强化了作者的内心矛盾。
  • 象征:通过珊瑚、风神等象征物,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自我反省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作者通过对过去未能实现的承诺的愧疚和对传授知识的喜悦的描写,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最终,作者选择归隐田园,自己扶锄耕作,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位。

意象分析:

  • 明月珊瑚:象征珍贵事物,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无奈和无法触及。
  • 风神峙玉:象征高洁的气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纯净和高洁。
  • 归隐自扶锄:象征简单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月珊瑚袖手摅”一句,珊瑚象征什么? A. 珍贵事物 B. 简单生活 C. 高洁气质 答案:A

  2. 诗中“风神峙玉藏纯白”一句,风神象征什么? A. 珍贵事物 B. 简单生活 C. 高洁气质 答案:C

  3. 诗中“只宜归隐自扶锄”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对珍贵事物的追求 B.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C. 对高洁气质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喜爱。

诗词对比:

  • 曹勋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