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欲寄相思情苦》

时间: 2024-10-02 22:48:40

欲寄相思情苦。

倩流

红去。

满怀写不尽离愁,都化作、无情雨。

渺渺暮云春树。

淡烟横素。

夕阳西下杜鹃啼,怨截断、春归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寄相思情苦。倩流红去。满怀写不尽离愁,都化作无情雨。渺渺暮云春树。淡烟横素。夕阳西下杜鹃啼,怨截断春归处。

白话文翻译:

我想把这相思苦情寄出,托给那流动的红花。满怀的离愁写不尽,尽都化作无情的雨。淡淡的暮云和春树相映,轻烟横亘在空中。夕阳西下,杜鹃啼叫,怨恨地切断了春天归来的路。

注释:

  • 欲寄:想要寄送。
  • 相思情苦:思念的情感与痛苦。
  • 倩流红去:美丽的红花随风飘去。
  • 无情雨:没有感情的雨水,象征离愁别绪。
  • 渺渺:渺小而细微的样子。
  • 杜鹃啼:杜鹃鸟的鸣叫,常被用来表达忧伤。
  • 怨截断:怨恨地割断,表示对春天离去的无奈。

典故解析:

杜鹃啼,常用于古诗中象征离别与思念,传说中杜鹃是以自己的血来催促春天的归来。这里的“怨截断春归处”则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尽思念和失去的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允平,生于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常在作品中表达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陈允平思念故人或爱人的时刻,表现出对逝去时光和离别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离愁别绪,诗人以“欲寄相思情苦”开篇,直接表露出内心的苦闷与思念。接下来的“倩流红去”,通过借用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展现出一种美的哀愁。整首诗的意象丰富而细腻,从“无情雨”到“淡烟横素”,都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在描绘景物时,诗人并没有采用过于华丽的词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将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那份沉重的离愁。尤其是最后一句“怨截断春归处”,将春天与思念紧密相连,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为主线,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思念的苦楚,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寄相思情苦:表达了诗人想要寄托思念之情的渴望。
  2. 倩流红去:红花美丽,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3. 满怀写不尽离愁:尽管内心充满离愁,却难以完全表达。
  4. 都化作无情雨:将这些思念化为无情的雨水,显示情感的无奈与沉重。
  5. 渺渺暮云春树:描绘出淡淡的暮色与春树,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6. 淡烟横素:轻烟在空中飘荡,进一步强化了诗的意境。
  7. 夕阳西下杜鹃啼:夕阳景象与杜鹃的啼叫,传达出一种伤感情绪。
  8. 怨截断春归处:表达了对春天失去的怨恨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无情的雨,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杜鹃的啼叫被赋予了怨恨的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渺渺暮云春树”,展示了工整的结构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红: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情感。
  • 无情雨:象征思念的泪水,表达无奈与伤感。
  • 暮云春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夕阳:象征着逝去与结束,带有伤感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欲寄相思情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思念
    • C. 愤怒
    • D. 疲惫
  2. “无情雨”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离愁
    • C. 友情
    • D. 事业
  3. 诗中提到的“杜鹃啼”主要传达了什么情绪?

    • A. 欢快
    • B. 忧伤
    • C. 平静
    • D. 激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允平的《一落索·欲寄相思情苦》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李清照更多地体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而陈允平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