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杨梅》

时间: 2025-01-01 13:50:32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西杨梅
陈允平 〔宋代〕
炎炎火树照千山,
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
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
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
又添飞驿上长安。

白话文翻译

盛夏时节,火红的杨梅树映照着万山,
南方的旅客应该会和荔枝一同前来看这美景。
金谷园中的游人穿行在红色的步道上,
玉房中的仙女正在炼制紫色的华丹。
猩红的唇瓣上闪烁着泪珠,像柔软的珊瑚,
鹤顶在迎风中显得寒冷如玛瑙。
如果汉宫的人知道这种美味,
又会在通往长安的驿站上增添多少风景。

注释

  • 火树:指满树红色的杨梅,形象而生动。
  • 南客:来自南方的客人,意指南方的美食。
  • 金谷:传说中的仙境或名胜,常用于诗歌中。
  • 紫华丹:指一种美味的丹药,象征着美好和珍贵。
  • 猩唇:指鲜红的唇,突出鲜艳的色彩。
  • 玛瑙:一种宝石,象征珍贵和寒冷。

典故解析

  • 汉宫:指汉代的宫廷,诗中提及,暗示对美味的追求与渴望,代表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
  • 飞驿:指古代的驿站,象征着交通与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生活场景,作品常流露出细腻与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作于盛夏时节,可能是在城西杨梅丰收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杨梅的美景,表达了对南方美味的向往。

诗歌鉴赏

《城西杨梅》是一首描绘夏日美景的诗,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杨梅的丰盈与美丽。开篇通过“炎炎火树”这一形象,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热烈而充满生机的场景。诗中的“南客”不仅指代南方的旅客,也象征着对美食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金谷人游红步障”展现了游人与自然景色的和谐关系,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徐徐展开。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这样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脆弱,似乎在叹息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一句“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直接表达了对美味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仿佛在说,如果汉宫的人知道杨梅的美味,必定会不惜千里来品尝。这种情感打动了读者,让人不禁想要追寻那份美好与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炎炎火树照千山:描绘了杨梅树的火红景象,象征着夏天的热烈与生机。
  2. 南客应同荔子看:暗指南方的美食,表现出对美味的期待。
  3. 金谷人游红步障:描绘游人于金谷园中游玩的情景,展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4. 玉房仙炼紫华丹:用仙女炼丹的意象,突显了美味的珍贵。
  5. 猩唇泣露珊瑚软:通过猩红的嘴唇描绘出柔软的美感,表现出情感的细腻。
  6. 鹤顶迎风玛瑙寒:鹤的意象象征高洁,玛瑙的寒冷则增添了一丝清凉。
  7. 若使汉宫知此味:表达了对美味的渴望。
  8. 又添飞驿上长安:暗示对长安的向往与美好的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猩唇泣露”,把唇比作泪珠,生动形象。
  • 对仗:如“金谷人游红步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味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树:象征热情与活力。
  • 红步障:代表着美好的景色。
  • 紫华丹:象征珍贵的美味。
  • 猩唇玛瑙:分别象征美丽与冷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火树”主要指什么? A. 杨梅树
    B. 橘子树
    C. 桃树

  2. “南客”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北方人
    B. 南方的旅客
    C. 店家

  3. 诗中提到的“飞驿”是什么? A. 一种美食
    B. 古代的驿站
    C. 诗人的家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 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陈允平的《城西杨梅》更多地表现了对美味和生活的热爱,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