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莺语愁春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莺语愁春,海棠风里胭脂雨。
酒怀慵举,闲扑亭前絮。
漠漠斜阳,截断愁来路。
凭阑伫,满怀离苦。
分付楼南鼓。
白话文翻译:
春天莺鸟啼鸣,愁绪萦绕在心头,
海棠花舞动间,似乎洒下了胭脂般的细雨。
酒杯懒得举起,闲暇时在亭前扑打着飘絮。
昏昏的斜阳,仿佛阻断了我愁苦的归路。
我倚在栏杆旁,默默凝视,心中满是离别的苦楚。
将这份愁苦诉说给楼南的鼓声。
注释:
- 莺语:指的是黄莺的歌声,象征春天的来临。
- 愁春:因春天的美好而产生的愁绪,表明一种矛盾的心情。
- 海棠:一种花,常用来象征美丽与愁苦。
- 胭脂雨:形容细雨如同胭脂般红润,生动形象。
- 慵举:懒散地举起,表示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
- 亭前絮:指的是亭子前的柳絮,象征轻柔的春意。
- 漠漠斜阳:形容昏暗的夕阳,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 凭阑:倚靠栏杆,表示一种忧伤的姿态。
- 分付:叮嘱、诉说的意思。
- 楼南鼓:指楼南方向的鼓声,代表一种沉重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是宋代的一位词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其词风清新而富有情感,往往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却又因离别而生愁绪,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莺语愁春》以自然春景与心理感受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离别的惆怅。词中的“莺语”与“海棠”交织,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同时,诗人通过“酒怀慵举”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慵懒,暗示着内心的愁苦和失落。
“漠漠斜阳”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受,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愁苦的加深。诗人站在栏杆前,思绪万千,满怀离苦,表露出深切的孤独感和对往事的怀念。最后一句“分付楼南鼓”则以鼓声作为情感的寄托,既是对离别的诉说,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莺语愁春:春天的莺歌声引发了诗人的愁绪。
- 海棠风里胭脂雨:海棠花在风中摇曳,仿佛洒落的细雨,给人以春天的美感。
- 酒怀慵举:诗人因愁苦而懒得举杯,表现出对饮酒的无心。
- 闲扑亭前絮:在亭前悠闲地扑打柳絮,体现出一种轻松的外表下的内心烦恼。
- 漠漠斜阳:昏昏的夕阳,象征着日暮时分的忧伤。
- 截断愁来路:斜阳似乎阻断了自己愁苦的归路,表达了无奈和悲伤。
- 凭阑伫:倚靠栏杆,凝神思考,展现孤独的姿态。
- 满怀离苦:心中充满了离别的痛苦。
- 分付楼南鼓:将愁苦的情感诉说给楼南传来的鼓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胭脂,形象生动。
- 拟人:将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截断愁来路”。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愁苦,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象征春天与希望。
- 海棠:美丽而带有愁苦的象征。
- 酒:寄托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斜阳:象征时间流逝与愁苦。
- 鼓声:代表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莺语”指的是什么? A. 黄莺的歌声
B. 春天的景色
C. 酒的香气 -
“酒怀慵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A. 兴奋
B. 无奈与懒散
C. 忧伤 -
“凭阑伫”中的“阑”指的是什么? A. 栏杆
B. 门口
C. 墙壁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秦观《鹊桥仙》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感慨,风格柔美而细腻。
- 秦观的《鹊桥仙》则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融入了浓厚的离别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