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剡县主簿》

时间: 2025-01-19 16:00:52

金庭养真地,珠篆会稽官。

境胜堪长往,时危喜暂安。

洞连沧海阔,山拥赤城寒。

他日抛尘土,因君拟炼丹。

意思解释

寄剡县主簿

作者: 罗隐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金庭养真地,珠篆会稽官。
境胜堪长往,时危喜暂安。
洞连沧海阔,山拥赤城寒。
他日抛尘土,因君拟炼丹。

白话文翻译

在金庭的养真地,珠篆的会稽官。
这里的环境优美,适合长久逗留,而如今的时局危机四伏,我心中暂时感到一丝安慰。
山洞连通着广阔的沧海,山峦环抱着寒冷的赤城。
将来我会抛弃尘世的纷扰,因你而打算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

注释

  • 金庭: 指的是道教的修炼之地,象征着追求真理和灵性。
  • 珠篆: 珠篆是古代一种书法,象征着高雅的文化和官职。
  • 境胜: 环境优美。
  • 时危: 形势危急。
  • 抛尘土: 抛弃世俗的烦恼。
  • 炼丹: 指的是道教的炼丹术,追求长生不老。

典故解析

  • 金庭: 在道教文化中,金庭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修行环境。
  • 赤城: 可能指的是赤城山,古代道士常在此修炼,寓意宁静与清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字景初,晚号云溪,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工诗,尤以五言绝句见长。罗隐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时局的忧虑与个体内心的安宁。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开篇以“金庭养真地”引入,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灵性与诗意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修道之地的向往。接下来的“珠篆会稽官”则通过文化符号展示了作者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在“境胜堪长往,时危喜暂安”中,诗人坦言,尽管时局动荡,内心却找到了一丝安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后面的“洞连沧海阔,山拥赤城寒”则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冷峻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

最后一句“他日抛尘土,因君拟炼丹”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希望超脱尘世、追求长生的理想,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显示出人际关系中的温暖。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是一首兼具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庭养真地: 这里的“金庭”是理想的修道场所,“养真地”则表明这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地方。
  2. 珠篆会稽官: 通过“珠篆”指代文人雅士的高雅生活,展现了作者的文化追求。
  3. 境胜堪长往: 表达了对美丽环境的向往,认为这样的地方适合长久居留。
  4. 时危喜暂安: 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时局的忧虑,但也找到了片刻的安慰。
  5. 洞连沧海阔: 描述自然景观,表示山洞与辽阔的海洋相连,富有想象空间。
  6. 山拥赤城寒: 描绘了寒冷的赤城被山峦环抱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孤寂的美。
  7. 他日抛尘土: 诗人希望将来能够抛弃世俗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
  8. 因君拟炼丹: 这是对友人的呼唤,表示希望与友人一起追求理想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理想的修炼地比作“金庭”,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 诗中运用对仗手法,如“境胜堪长往,时危喜暂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使用“洞”、“海”、“山”等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和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在动荡现实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高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个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庭: 象征理想的修道场所,代表追求真理与灵性。
  • 珠篆: 代表高雅的文化与身份,象征诗人与文化的结合。
  • 沧海: 象征广阔无垠的自由与理想。
  • 赤城: 代表孤寂与清冷,隐喻人生的某种境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庭”主要指代什么? A. 贵族的家园
    B. 理想的修道场所
    C. 一座古老的城市
    D. 一片田园风光

  2. 诗中“时危喜暂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悲观
    B. 对现状的无奈
    C. 对现实的忧虑和内心的安慰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寄剡县主簿》与《静夜思》: 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但《寄剡县主簿》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哲理思考,而《静夜思》则更注重于对思乡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罗隐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