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署萧然动远思,曾栽桂树两三枝。
钩帘雁过偕吟处,把酒人当独坐时。
楼上秋河横似带,树头初月广于眉。
朝云一去无消息,犹见银釭罩被池。
白话文翻译:
荒凉的书房中,思绪悠远而萧索,曾经栽种的桂树只剩下两三枝。
钩起窗帘,看到大雁飞过吟唱的地方,举杯独坐,感到格外孤独。
楼上的秋河如同一条宽带,树梢上的新月比眉毛还要宽。
朝云一去再无消息,依然能看到银色的灯罩覆盖在池塘上。
注释:
- 荒署:指荒废的书房。
- 萧然:形容冷清、空旷的样子。
- 桂树:象征高洁之士,古时常用桂树象征文人雅士。
- 钩帘:拉起窗帘。
- 偕吟:一起吟唱。
- 把酒人当独坐时:举杯时,感到孤单。
- 秋河:秋天的河流。
- 初月:刚刚升起的新月。
- 银釭:银色的灯具。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桂树和雁等意象在古诗中常用于表达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士鹏,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风多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荒署》作于作者内心孤独、思绪万千的时刻,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荒署》是一首充满孤独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书房的荒凉景象,传达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开篇“荒署萧然动远思”,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冷的环境,诗人借此反映出个人的孤寂与思念。桂树的存在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而“钩帘雁过”则描绘出一种宁静却又孤独的氛围。诗中不仅有自然的描写,还融入了人文的情感,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诗人用“把酒人当独坐时”这一句,展现了孤独的哲学思考,尽管有酒作伴,内心却仍感到深深的寂寞。接下来的意象描写,如“楼上秋河横似带”,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氛围,而“树头初月广于眉”则在表达孤独的同时,展示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结尾“朝云一去无消息,犹见银釭罩被池”更是将孤独与无奈推向高潮,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茫然。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展现出清代文人特有的细腻与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署萧然动远思:描述了寂静的书房,感到思绪飘远。
- 曾栽桂树两三枝:提到曾经栽种的桂树,暗示过去的美好已不复存在。
- 钩帘雁过偕吟处:看到大雁飞过,激起诗人吟唱的情感。
- 把酒人当独坐时:酒虽在手,但内心的孤独无法填补。
- 楼上秋河横似带:秋天的河流如带,给人一种宽广的感觉。
- 树头初月广于眉:新月高挂,象征着希望与渴望。
- 朝云一去无消息:早晨的云彩消失不见,象征着无法把握的时间。
- 犹见银釭罩被池:灯光的映照下,池塘显得清晰可见,反映出孤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河比作“带”,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朝云一去无消息”赋予云彩人性,表达无奈。
- 对仗:如“把酒人当独坐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怀旧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清代文人特有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署:象征孤独与荒凉。
- 桂树:象征高洁与理想。
- 大雁:象征思乡与团聚。
- 秋河:象征流逝的时间与思绪。
- 新月:象征希望与渴望。
- 银釭:象征温暖与孤独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荒署》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熊士鹏
C. 杜甫
D. 白居易 -
“把酒人当独坐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大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思乡
C. 朋友
D. 爱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荒署》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但《鹿柴》更倾向于宁静的自然之美,而《荒署》则强调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熊士鹏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