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秦寿之生日)》
时间: 2025-01-16 22:31:12意思解释
水调歌头(秦寿之生日)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暑雨湿修竹,凉吹入高檐。
鹭洲钟阜如画,霁色为秾纤。
槛外藕花无数,妆点休祥嘉应,
不觉有秋炎。
谪仙堕人世,香雾郁重帘。
富才艺,强记览,三万签。
须信公侯有种,道义自相渐。
此去腰金佩玉,回视依莲泛水,
岁月亦何淹。
称觞还戏彩,无惜醉厌厌。
白话文翻译:
这场炎热的夏雨湿润了修长的竹子,凉风吹入高高的檐下。
鹭洲的山丘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雨后天空的清澈颜色犹如纤细的丝绸。
窗外的藕花繁多,装点着这祥和的节日,
不觉间已经进入了秋天的炎热。
谪仙般的人堕落到人间,香雾弥漫在重重的帘幕之中。
才华横溢,记忆深刻,三万条签文。
应该相信公侯之家的子孙有其根本,道义自会相互促进。
此去的路上佩戴着金玉,回头望去如同莲花漂浮在水面,
岁月又如何能阻挡我们呢?
举杯欢庆,尽情游戏,不必在意醉得昏沉。
注释:
- 暑雨: 指夏天的雨。
- 修竹: 形容修长的竹子。
- 鹭洲: 水鸟栖息之地,象征宁静。
- 霁色: 雨后天晴的颜色。
- 藕花: 荷花,象征美好与吉祥。
- 谪仙: 被贬的仙人,意指才子。
- 金佩玉: 指佩戴金玉饰物,象征富贵。
- 岁月亦何淹: 说明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元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秦寿之生日,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以其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王之道对友人秦寿的深情祝福。诗中开篇描绘了夏雨后的清新景象,展现了作者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竹子、藕花、鹭洲等意象,皆透出一种幽静与和谐,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引入了“谪仙堕人世”的意象,表现出对才子生活境遇的感慨和对人生的不易。在这份感慨中,诗人提到“须信公侯有种”,强调了道义与人品的重要,暗示即使身处逆境,仍需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最后,诗人以“称觞还戏彩”结束,展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尽管岁月在流逝,但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欢愉。这不仅是对朋友的祝福,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暑雨湿修竹: 夏天的雨水滋润了竹子,营造出清新的气息。
- 凉吹入高檐: 凉风从高高的屋檐吹来,给人凉爽的感觉。
- 鹭洲钟阜如画: 鹭洲的山丘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描绘出自然的美。
- 霁色为秾纤: 雨后天空的清澈颜色如同细腻的丝绸,增强了意境的柔美。
- 槛外藕花无数: 窗外的荷花繁多,象征着美好的祝愿。
- 妆点休祥嘉应: 装点着祥和的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 不觉有秋炎: 不知不觉中,已然感受到秋天的炎热。
- 谪仙堕人世: 形容才子落入人世,感慨才华的无奈。
- 香雾郁重帘: 香气弥漫,重重的帘幕中透出浓厚的氛围。
- 富才艺,强记览: 赞美友人的才华出众,记忆力强大。
- 三万签: 形容友人的见识广博,才华横溢。
- 须信公侯有种: 应该相信,公侯之家的子孙有其优秀的根基。
- 道义自相渐: 道义自会相互促进,表达了对人品的看重。
- 此去腰金佩玉: 出门时佩戴金玉,象征富贵的生活。
- 回视依莲泛水: 回头望去如同莲花漂浮在水上,体现了生活的轻松与美好。
- 岁月亦何淹: 说明时间的流逝并不能影响对生活的热爱。
- 称觞还戏彩: 举杯欢庆,尽情享乐。
- 无惜醉厌厌: 不必在意醉得多么沉迷,尽情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 “鹭洲钟阜如画”,将景色比作画卷,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许多对仗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谪仙堕人世”,赋予了“谪仙”以人类情感,突显其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修竹: 象征坚韧与清雅。
- 藕花: 代表美好和吉祥。
- 秋炎: 表达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感受。
- 谪仙: 代表才华与人世的无奈。
- 金玉: 象征财富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调歌头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之道
C. 杜甫
D. 苏轼 -
诗中提到的“藕花”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美好与吉祥
C. 忧伤
D. 冷漠 -
诗中提到的“谪仙”是什么意思?
A. 仙人被贬
B. 仙人升天
C. 人情冷暖
D. 遇见朋友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道与苏轼: 两者皆以“水调歌头”著称,但王之道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生活的哲理,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情感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