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笑中声远。走向曲房花树畔。
拥在尊前。顿觉春温却夜寒。
愿酬心满。只得教伊频劝盏。
缓唱何妨。贴体衫儿扑扑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笑声中声音渐远,走向那曲折的房屋与花树之间。
依偎在酒杯前,瞬间感觉春天的温暖却又觉得夜晚寒冷。
愿意用心来回报,只能让她频频劝酒。
轻声唱歌有什么妨碍?贴身的衣衫散发着阵阵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笑中声远:在笑声中,声音渐渐远去。
- 曲房:曲折的小房子。
- 尊前:指酒杯前,尊是古代的一种酒器。
- 春温却夜寒:春天的温暖与夜晚的寒冷形成对比。
- 频劝盏:频繁地劝酒,盏是酒杯。
- 缓唱何妨:轻声唱歌有什么不可以。
- 贴体衫儿:贴身的衣服。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夜寒”与“春温”的对比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此外,饮酒作乐在古代文人雅士中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以细腻的笔触著称。他的诗歌多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创作于宋代,正值人们生活富足、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这一背景下,以饮酒作乐的场景描绘出一种春日的温暖与愉悦,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春日醉人的场景。开头的“笑中声远”便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似乎在描绘一个聚会的场景,人与人之间的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弥漫。接着,诗人转向那“曲房花树”,构建出一个恬静而美丽的环境,令人心生向往。
诗中“拥在尊前”一句,更是让人感受到那份亲密无间的情感。伴随着春天的温暖,诗人却又感受到夜晚的寒冷,这种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这里的“春温却夜寒”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温暖与寒冷的交织,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在“愿酬心满”一句里,诗人表达了想要回报对方的情感,然而只能通过频频劝酒来实现。这里不仅展现了对饮酒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渴望。最后一句“缓唱何妨”,则是对轻松雅致生活的赞美,伴随着贴身衣物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整首诗在欢快的语调中,又蕴含着对生活的深思,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日的温暖与人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笑中声远:开篇通过“笑”字,营造了欢快的氛围,声音在笑声中逐渐远去,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近。
- 走向曲房花树畔: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表明诗人向自然与美好事物靠近。
- 拥在尊前: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一同饮酒的亲密情景。
- 顿觉春温却夜寒:通过对比,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夜晚的寒冷,触动情感的深层次。
- 愿酬心满:表达了回报感情的愿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 只得教伊频劝盏:诗人只能通过劝酒来表现情感,流露出一种无奈。
- 缓唱何妨:轻松的唱歌不妨碍生活的美好,表现出对生活的洒脱。
- 贴体衫儿扑扑香: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比:春温与夜寒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比喻:用“拥”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场景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笑声:象征快乐与亲密的交流。
- 曲房花树:代表自然美好,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尊前:象征着社交与酒文化。
- 春温: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夜寒: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冷漠。
- 贴体衫儿:代表亲密与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笑中声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欢乐
- C. 惆怅
- D. 怀念
-
“春温却夜寒”中的对比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人生的无常
- B. 季节的变化
- C. 自然的美
- D. 饮酒的快乐
-
诗中“愿酬心满”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感激
- B. 失落
- C. 渴望
- D. 疑惑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
- 《水调歌头》苏轼
- 《桃花扇》孔尚任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王之道的《减字木兰花》更侧重于社交与饮酒的场景,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