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读寅恪丁亥除夕诗感赋》
时间: 2025-01-14 15:25: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绝倒驴鞍那可期,拂簪盥眼定何时。
重衾夜夜江山梦,老去龟堂未断痴。
红烛泪,替谁垂,更长吟坐独成悲。
残梅乱雪纷纷里,巴觉春光冉冉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驴鞍下的绝望,何时才能有所盼望?轻轻拂去簪子,眼中何时才能清明?夜晚在温暖的被褥中,常常做着江山的美梦,然而年岁渐老,在龟堂里依旧无法放下那份痴迷。红烛泪水,究竟为谁而流?独自长吟,坐在这里只感到悲伤。残梅与纷飞的雪花交错在一起,仿佛春光在悄然流逝。”
注释:
- 绝倒:形容极度的失望和无奈。
- 拂簪:轻轻地撩拨发簪,表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重衾:指温暖的被褥,象征着安逸的生活。
- 龟堂:比喻老年,龟象征长寿。
- 红烛泪:形容蜡烛滴落的蜡油,暗指时间的流逝和悲伤的情感。
- 残梅乱雪:梅花与雪同时出现,象征着寒冬中的孤独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永济,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丁亥年除夕,正值辞旧迎新之际。诗人借助除夕的时刻,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冀。
诗歌鉴赏:
刘永济的《鹧鸪天 读寅恪丁亥除夕诗感赋》是一首充满感伤和哲思的词作,诗中通过对生活的深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即以“绝倒驴鞍”设景,带出一种失意与困惑的情感,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夜晚独坐、做梦于江山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随后,提到“老去龟堂未断痴”,则暗指岁月无情,尽管年华已逝,但内心的执着与痴迷依然存在。
红烛泪一语,充满了悲伤与孤独感,似乎在问:“我为谁而悲?”这种孤寂的情感在长吟的意象中愈发显现,诗人陷入了深深的自省之中。最后,诗人在“残梅乱雪”的意象中,隐喻着寒冬的孤独与春天的希望,暗示着人生中总会有转机与希望的到来。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绝倒驴鞍那可期:表达对未来的失望与无奈。
- 拂簪盥眼定何时:渴望清明与希望,反映心境的迷茫。
- 重衾夜夜江山梦: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夜晚的寂静与梦境交织。
- 老去龟堂未断痴:岁月流逝,但对往日的执念仍在。
- 红烛泪,替谁垂:感叹流逝的时间与孤独的情感。
- 更长吟坐独成悲:长久的吟唱中沉浸于悲伤。
- 残梅乱雪纷纷里:冬天的景象,象征着孤独与美丽。
- 巴觉春光冉冉非:暗示春天的来临,寓意希望与转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烛的泪比作内心的悲伤。
- 拟人:将春光拟人化,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驴鞍:象征失望与无奈。
- 重衾:代表温暖的生活,但也暗含孤独。
- 红烛: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悲伤。
- 残梅:象征孤独美丽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绝倒驴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失望
- C. 快乐
- D. 兴奋
-
“红烛泪”中的“泪”是比喻什么?
- A. 实际的泪水
- B. 时间的流逝与悲伤
- C. 喜悦的心情
- D. 生活的希望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对海潮》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刘永济的《鹧鸪天》和李白的《将进酒》,刘永济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而李白则表现出对生活的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清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