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寂偈》

时间: 2025-01-16 22:08:55

昨夜三更,风雷忽作。

云散长空,前溪月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示寂偈
作者:释真如 〔宋代〕

昨夜三更,风雷忽作。
云散长空,前溪月落。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昨夜三更时分,风雷突然响起。
乌云在空中散去,前面溪水旁的月亮悄然坠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更:夜间的时辰,指午夜时分。
  • 风雷:指天气变化,风声和雷声,一般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
  • 云散长空:乌云在空中消散,代表天气转好。
  • 前溪月落:溪水前面的月亮落下,暗示夜晚的结束和新一天的开始。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结合古代诗歌的意象,风雷和月落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表达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真如,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作品多关注自然及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其诗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反映出禅宗的影响。

创作背景:
《示寂偈》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体现出对生命、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示寂偈》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动感的夜晚场景。诗中通过“昨夜三更,风雷忽作”开篇,便引入了一个突如其来的自然景象。风雷的轰鸣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也暗示着人生中的变故与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风雷的恐惧中,而是进一步描绘了“云散长空,前溪月落”的画面。在风雷过后,乌云散去,月亮重新显现,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仿佛是对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的一种释然。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线索,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诗人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淡然处世的态度。诗中蕴含了禅宗的哲理,强调随遇而安,珍惜当下的生活状态。这种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思考,使得诗歌在简约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三更:时间设定在夜晚的深处,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寂静的氛围。
  • 风雷忽作:突如其来的风雷,象征着内心的动荡与外部环境的变化。
  • 云散长空:乌云的消散暗示着不安将要过去,带来光明与希望。
  • 前溪月落:月亮的落下代表着夜晚的结束,新的开始即将来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风雷”和“云散”,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的变化。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月落”给人一种柔和的情感体验。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顿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雷:象征变故与动荡。
  • :象征困扰与烦恼。
  • :象征宁静与希望。
  • 溪水: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活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昨夜三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早上
    b) 下午
    c) 午夜
    d) 傍晚

  2. “云散长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不安
    b) 宁静
    c) 悲伤
    d) 兴奋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以上全部

答案:

  1. c) 午夜
  2. b) 宁静
  3. d) 以上全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宁静心境。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示寂偈》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使用自然景象,但《示寂偈》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而《鹿柴》则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