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水 玉蝶梅》
时间: 2025-01-19 19:15: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簇水 玉蝶梅
作者: 李良年 〔清代〕
谁剪冰房,层层叠就宣和粉。
灞桥客醉,想蹀躞低徊吟鬓。
消尽春烟水逻,曲糁沙痕净。
怕凤子飞来难认。纹箪醒。
可还记参横月落,人去后空香径。
家园最忆,是第一番风信。
桃李那时年少,只有琅玕并。
池奁小浸晚凉清影。
白话文翻译:
谁在寒冷的冬天剪下这些冰雪,层层叠起来像宣和的粉色?
灞桥上的客人醉了,想起在这里徘徊吟唱的情景。
春天的烟雾已经消散,水面上只留下清晰的沙痕。
担心那只凤凰飞来却难以辨认。
可曾记得那横斜的月光落下,人去后只留下空荡荡的香径。
最让人怀念的是那第一轮春风。
当年桃李盛开时的年少时光,只有琅玕花独自开放。
池边小舟在傍晚的凉风中浸泡,映出清晰的影子。
注释:
- 宣和粉:指的是一种细腻的粉,典雅的颜色。
- 灞桥:指的是灞河上的桥,是古代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 凤子:传说中的凤凰,象征美好和高洁。
- 香径:指的是花香满径的小路。
- 琅玕:一种美丽的花,象征着青春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良年,清代诗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正值年少,满怀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借此契机,抒发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诗歌鉴赏:
《簇水 玉蝶梅》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抒情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青春年少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开篇的“谁剪冰房,层层叠就宣和粉”,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引入,给人一种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接下来的“灞桥客醉”,则将读者带入一个诗意的场景,诗人描绘了一个醉意朦胧的画面,体现出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诗中“消尽春烟水逻,曲糁沙痕净”,写春水清澈见底,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宁静与美好。而“怕凤子飞来难认”,则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仿佛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家园最忆,是第一番风信”,通过对回忆的追溯,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最后一句“池奁小浸晚凉清影”,则将整个诗歌的意境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清幽的美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剪冰房,层层叠就宣和粉。
诗人以“剪冰房”引入,形象化地描绘了冬季的寒冷与美丽,层叠的雪花如同精致的粉。 -
灞桥客醉,想蹀躞低徊吟鬓。
描绘了一个醉客在灞桥上徘徊吟唱的情景,表现出春天的迷醉与惬意。 -
消尽春烟水逻,曲糁沙痕净。
形容春烟消散后,清水中沙痕的清晰,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
怕凤子飞来难认。纹箪醒。
担心凤凰飞来却难以辨认,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
可还记参横月落,人去后空香径。
回忆过往的美好,月落人去后只剩下空荡荡的香径,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惆怅。 -
家园最忆,是第一番风信。
最让人怀念的是那初春的气息,体现出对故乡与青春的眷恋。 -
桃李那时年少,只有琅玕并。
回忆起桃李盛开的年少时光,只有琅玕花在盛开,象征着青春的单纯与美好。 -
池奁小浸晚凉清影。
描绘了傍晚的宁静,池边小舟映出清晰的影子,给人以清幽的美感。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谁剪冰房”比喻雪花,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凤子”则赋予了凤凰以人性化的情感,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春天、青春美好的回忆与怀念,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珍惜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房:象征着寒冷与冬季的美。
- 凤子:代表高洁、美好的事物。
- 香径: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逝去的时光。
- 琅玕:代表青春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灞桥客醉”中的“醉”指的是: a) 饮酒
b) 睡觉
c) 兴奋 -
“可还记参横月落”中的“参横”指的是: a) 星星
b) 月亮
c) 参天大树
答案:
- a) 饮酒
- b) 月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对比李良年的《簇水 玉蝶梅》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李良年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侧重于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忧愁,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李良年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中华诗词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