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忆砚山旧居》

时间: 2025-01-04 12:34:27

帝里闲人少,谁同把酒杯。

砚山篱下菊,今日几枝开。

晓角惊眠起,秋风引病来。

长年归思切,更值雁声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忆砚山旧居
作者:姚合 〔唐代〕

帝里闲人少,谁同把酒杯。
砚山篱下菊,今日几枝开。
晓角惊眠起,秋风引病来。
长年归思切,更值雁声催。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里闲人少,谁能和我一起喝酒呢?
砚山篱笆下的菊花,今天开了几枝?
清晨的角声惊醒我,秋风使我感到忧伤。
思乡的念头年年都很切心,更加因为雁声而催促。


注释

字词注释

  • 帝里:指京城,这里特指长安。
  • 闲人少:形容在繁华的城市中,能够闲暇饮酒的人少之又少。
  • 砚山:指姚合的故居地点,象征着诗人的乡愁。
  • 篱下菊:篱笆下的菊花,菊花在古代常象征高洁和孤独。
  • 晓角:指清晨的角声,通常是指钟声或号角声。
  • 秋风引病:秋风带来寒意,使人感到不适。
  • 长年归思切:长年累月的思乡之情愈发强烈。
  • 雁声催:大雁南飞的声音,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

典故解析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尤其是在重阳节时,菊花更是重要的节令花卉。
  • “雁声”常被用作思乡的象征,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鸿雁迁飞,易引发游子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 779年-842年),唐代诗人,字仲明,号东溪。生于长安,历任官职,个性温和,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九日忆砚山旧居》作于重阳节,诗人在京城中感受到节日的寂寞,回忆起自己在砚山旧居的生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京城的寂寥与对故居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姚合深厚的乡愁。开头两句中,诗人感受到帝都的繁华与自己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在热闹的环境中,自己却是孤单的。接下来的“砚山篱下菊,今日几枝开”,则是转向对故乡的思念,菊花的绽放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对往日生活的追忆,承载着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晓角惊眠起,秋风引病来”,这两句则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气氛,晓角声打扰了诗人的睡梦,秋风的凉意又使他感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不适,这种身体的病痛象征着内心的忧伤和思乡之情。最后一句“长年归思切,更值雁声催”,则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秋天是大雁南飞的季节,诗人听到雁声,思念故乡的情绪愈加迫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故乡深厚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帝里闲人少,谁同把酒杯:在繁华的长安城中,能够与我共饮的人少之又少,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2. 砚山篱下菊,今日几枝开:想念故乡砚山的篱笆下的菊花,带有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3. 晓角惊眠起,秋风引病来:清晨的号角声把我惊醒,秋风的寒冷让我感到身体不适,体现了诗人的内心焦虑。
  4. 长年归思切,更值雁声催:长年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尤其在听见雁声时,更加感受到离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晓角惊眠起”比喻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
  • 拟人:秋风被赋予了引发病痛的能力,使得自然景象与人感情紧密相连。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相互呼应,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在繁忙都市生活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帝里:象征繁华与孤独。
  2.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3. 晓角: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4. 秋风:象征变迁与忧伤。
  5. 雁声:代表思乡与离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帝里闲人少”意思是: A. 京城热闹
    B. 京城的人很少
    C. 在京城里能闲暇喝酒的人少

  2. 诗中提到的“砚山”指的是: A. 一座山
    B. 诗人的故乡
    C. 一种花

  3. “长年归思切”中的“归思”指的是: A. 对亲人的思念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静夜思》 - 李白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诗词对比

  • 姚合的《九日忆砚山旧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姚合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景色的眷恋,而王维则通过对兄弟的思念体现了亲情的深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