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词五首》
时间: 2024-09-19 22:05: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柳枝词五首
作者: 姚合 〔唐代〕
黄金丝挂粉墙头,动似颠狂静似愁。
游客见时心自醉,无因得见谢家楼。
叶叶如眉翠色浓,黄莺偏恋语从容。
桥边陌上无人识,雨湿烟和思万重。
江上东西离别饶,旧条折尽折新条。
亦知春色人将去,犹胜狂风取次飘。
二月杨花触处飞,悠悠漠漠自东西。
谢家咏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
江亭杨柳折还垂,月照深黄几树丝。
见说隋堤枯已尽,年年行客怪春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第一首:黄金丝般的柳条挂在粉墙之上,既显得颠狂,又透着愁绪。游客在看到这一幕时,心中不禁陶醉,却又无缘见到谢家楼的景致。
第二首:柳叶如同浓绿的眉毛,黄莺在树上轻声细语,仿佛是特别喜欢这悠然自得的神情。桥边小路上无人识得,细雨如烟,思绪万千。
第三首:江面上东西的离别不断,旧柳条折尽,又折新的柳条。人们虽知春光即将逝去,却依然胜过狂风随意飘零。
第四首:二月的杨花随处飞舞,悠悠荡荡,自东向西。谢家咏雪的诗歌与之相比,最后只会落在庭前,化作泥土。
第五首:江边的杨柳依旧垂挂,月光照耀下,几树黄丝轻轻摇曳。听说隋堤的柳树已枯尽,年年经过的行客都感叹春天来得太晚。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金丝:形容柳条的颜色。
- 谢家楼:指谢家楼台,古时著名的景点或诗人。
- 黄莺:一种鸟,常象征春天和美好。
- 隋堤:指隋朝修建的堤坝,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典故解析
- 谢家:指谢家楼,是古代文人聚集的地方,常被诗人提及。
- 隋堤:传说中隋代的堤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730年,卒年不详,字子云,号勉斋。他以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交游频繁之际,诗人借助杨柳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杨柳枝词五首》以杨柳为主线,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柳树、黄莺、离别等意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柳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在离别的背景下,这种生机又显得悲凉。
首首诗中,姚合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黄金丝的柳条挂在墙头,既有动感又有静谧之美,表现出自然的灵动与人心的愁绪。诗人在描绘春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了他对春天的眷恋。
整首诗在意境上流畅自然,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每一首都像一幅画卷,勾勒出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柳条的美丽与动态,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 第二句:游客陶醉于美景,却无法亲近谢家楼,暗示了人与美之间的距离。
- 第三句:柳叶如眉,黄莺如人,渲染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第四句:桥边无人,思绪万千,表现了孤独与思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叶比作眉,生动形象。
- 拟人:黄莺的细语,使自然充满了人情味。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让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春天和生机。
- 黄莺:代表美好的春日和愉悦的心情。
- 雨湿烟:象征着细腻的情感与思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金丝”形容的是哪种植物?
- A. 桃树
- B. 杨柳
- C. 梅花
-
“谢家楼”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离别
- C. 美好时光
-
诗中提到的“隋堤”象征着?
- A. 春天
- B. 历史的沧桑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by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与姚合的《杨柳枝词五首》在表现春天的生机方面都有独特的视角,但前者更注重晨光的清新,而后者则强调春天的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姚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