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殿上俄流血,沙中竟脱身。
乃知燕刺客,有愧汉谋臣。
白话文翻译:
短暂的时间内,殿堂上鲜血飞溅,
在沙地中竟然逃脱了身影。
由此我才明白,燕国的刺客,
令汉朝的谋士感到羞愧。
注释:
- 殿上:指的是皇宫的殿堂。
- 俄:表示短暂的时间。
- 流血:指有人受了伤或被杀。
- 沙中:指沙地,暗示战斗或逃亡的环境。
- 竟脱身:竟然成功逃脱,形容逃亡的惊险。
- 燕刺客:指的是燕国的刺客,历史上可能指的是为燕国效力的暗杀者。
- 汉谋臣:指汉朝的谋士,通常指智者或策士。
典故解析:
- 燕刺客:燕国的刺客通常指的是历史上为燕国刺杀敌国重要人物的刺客,代表了勇敢与机智。
- 汉谋臣:汉朝的谋士如诸葛亮、张良等,代表了智谋与政治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山,号景斋,北宋文学家,以词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和战乱时期,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及对英雄气概的赞颂。
诗歌鉴赏:
《博浪壮士》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惊险的场景,传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英雄行为的赞美。诗中“殿上俄流血”一语,突显了事件的突然与暴烈,带给读者一种紧迫感和紧张的氛围。而“沙中竟脱身”则体现了刺客的机智与勇敢,令人不禁想象逃亡的情景。诗的最后一句“乃知燕刺客,有愧汉谋臣”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燕国刺客的赞美和对汉朝谋士的惋惜,反映出一种对忠义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首句“殿上俄流血”:用“流血”来形容殿堂的暴力,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
- 第二句“沙中竟脱身”:表现出逃亡的艰难与惊险,暗含了生存的智慧。
- 第三、四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燕刺客的勇敢与汉谋臣的无奈,表现出一种英雄主义的冲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燕刺客与汉谋臣的对比,突显出不同历史角色的命运。
- 夸张:流血的描写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展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勇敢。
意象分析:
- 殿堂:象征权力与暴力的中心。
- 流血:象征战争与牺牲。
- 沙地:暗示逃亡与生存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殿上俄流血”中的“俄”是什么意思?
- A) 马上
- B) 过去
- C) 未来
- D) 稍微
-
诗中提到的“燕刺客”主要代表什么角色?
- A) 英雄
- B) 叛徒
- C) 刺杀者
- D) 农民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赞美
- B) 对历史人物的反思
- C) 对和平的向往
-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 A) 马上
- C) 刺杀者
- B) 对历史人物的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的《侠客行》,两首诗均描绘了英雄气概,但刘克庄的诗更侧重于历史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个人英雄主义。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