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折霜干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月明小艇湖边宿,便是江南鹦鹉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象,雨水和霜冷的天气使得秋天的气候变得难以忍受,白色的花和黄色的叶子让人感到忧愁。月光明亮的小船在湖边停泊,正是江南的鹦鹉洲。
注释:
- 雨折:指雨水的冲击,折损了植物的生机。
- 霜干:霜降后,天气干燥,植物的生命力遭到削弱。
- 不耐:难以忍受。
- 白花黄叶:象征秋天的凋零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月明小艇:描绘出宁静的夜晚,月光照耀下的小船。
- 湖边宿:指小船在湖边停留过夜。
典故解析:
“鹦鹉洲”是指长江南岸的一个地方,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诗中提及的鹦鹉洲,勾勒出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柔和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秋天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秋天是一个象征着成熟和凋零的季节,诗中通过描绘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凋零之美。开头的“雨折霜干不耐秋”将秋天的气候特征及其带来的情感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白花黄叶”作为秋天的象征,突显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内心的忧愁。月光下的小艇在湖边宿泊,展现了一种静谧的美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整首诗虽短,却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苏轼作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最后一句“便是江南鹦鹉洲”,不仅是对美景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折霜干不耐秋:描绘了秋天的恶劣天气,雨水和霜使得秋天的气候变得难以忍受。
- 白花黄叶使人愁:白花和黄叶的对比,体现了秋天的凋零景象,带来忧愁的情感。
- 月明小艇湖边宿:描绘出宁静的夜晚,月光照耀下的小艇在湖边停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便是江南鹦鹉洲:将诗的意境引向江南美景,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白花与黄叶)、拟人(雨与霜象征着秋天的无情)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更为鲜明和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中心思想是对秋天的感慨与思乡情怀,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象中的孤独与忧愁,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但同时也是秋天的寒冷。
- 霜:代表了秋冬的到来,暗示了生命的凋零。
- 白花:象征着美好与纯洁,然而在秋天却显得脆弱。
- 黄叶:象征着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 月明: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小艇:象征着流浪与归宿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花黄叶”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秋天的凋零
- C. 夏天的繁荣
- D. 冬天的寒冷
-
“月明小艇湖边宿”中,湖边的小艇象征着?
- A. 归宿与宁静
- B. 流浪与孤独
- C. 繁忙与喧嚣
- D. 冬天的寒冷
-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答案:
- B. 秋天的凋零
- A. 归宿与宁静
- B. 宋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苏轼的《荻蒲》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情感抒发,而李白则倾向于表现个体的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意境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但同样都反映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