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僧隐》

时间: 2025-01-01 14:34:51

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

读书常闭户,客至不举头。

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

今来复扣门,空房但飕飗。

云已灭无馀,薪尽火不留。

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

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僧隐

白话文翻译

我在去年秋天偶然游览宝山,进入一个幽静的小院,院中无人,似乎有位僧人隐居于此。此地的僧人已经离世有十五年了。今年六月我从常润回来,再次来到他的住处,却发现他已经去世,埋葬已有数月。我在墙上题诗,写道“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我常常闭门读书,客人来访时不抬头看。去年我造访他的房间,清静坐在那里,忘却了所有烦恼。起初我无话可说,僧人也不曾回应。如今我再次敲门,却只听见空房的风声。云已消散无踪,柴薪烧尽火灭。只疑这房间中,常有那位高人。所遇之事似乎皆为梦境,往事已逝我又何求?

注释

字词注释

  • 阒然:形容安静、寂静的环境。
  • 阇黎:佛教中对僧人的称呼。
  • 飕飗:形容风声,轻轻的风声。
  • 薪尽火不留:比喻一切都已消逝,什么都不剩。

典故解析

  • “宝山”:指代风景如画之地,常用于隐士或高人的居所。
  • “一住十五秋”:意指僧人隐居多年,时间久远,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清新,既有儒家气息,也融合了佛道思想。苏轼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游览宝山时,借景抒情,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隐秘的山中小院,展现了苏轼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中通过回忆与僧人相处的岁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开头的“阒然无人”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那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僧人共度的时光,描绘了他在僧人家中读书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超脱凡尘的心境。诗中提到“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不仅是对僧人生活的追忆,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无情。随着时光的推移,师已逝去,只留下空房与飕飗的风声,这一切似梦一般。

最后,诗人反思自己,虽经历了许多,但在面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时,似乎一切都已不再重要,留下的只是对往昔的追忆与淡淡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苏轼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这位僧人已经离世有十五年。
  • “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今年六月,我从常润回来,发现他已经去世,埋葬已有数月。
  • “作诗题其壁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我在墙上写诗,表达我对他长住宝山的怀念。
  • “读书常闭户,客至不举头”:我常常闭门读书,对来访的客人不抬头。
  • “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去年我来到这里,静坐在他的房中,忘却了所有烦恼。
  •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我当时无话可说,僧人也没有回应。
  • “今来复扣门,空房但飕飗”:如今我再次敲门,却只听见空房的风声。
  • “云已灭无馀,薪尽火不留”:云已消散无踪,柴薪烧尽火灭,象征一切都已消逝。
  • “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我怀疑这房间中,仍有那位高人。
  • “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所遇之事似乎皆为梦境,往事已逝我又何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僧人的生活比作一段时光的隐居。
  • 拟人:风声被赋予情感,与诗人心情相呼应。
  • 对仗:诗句中常出现对称的结构,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追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逝去岁月的珍惜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山:象征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代表生命的虚无与变幻。
  • 空房:象征孤独与记忆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僧人已去世多少年?

    • A. 10年
    • B. 15年
    • C. 20年
    • D. 5年
  2. 苏轼对待客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热情
    • B. 冷淡
    • C. 不理睬
    • D. 忙碌

答案

  1. B. 15年
  2. C. 不理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去冬游宝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隐逸生活,但前者更注重对过去的回忆,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1. 《苏轼全集》
  2. 《宋代诗词研究》
  3.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常闭户,客至不举头。上一句是什么

读书常闭户,客至不举头。下一句是什么

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上一句是什么

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下一句是什么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上一句是什么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下一句是什么

今来复扣门,空房但飕飗。上一句是什么

今来复扣门,空房但飕飗。下一句是什么

云已灭无馀,薪尽火不留。上一句是什么

云已灭无馀,薪尽火不留。下一句是什么

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上一句是什么

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下一句是什么

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上一句是什么

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云师来宝山,下一句是什么

一住十五秋。上一句是什么

一住十五秋。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常闭户,上一句是什么

读书常闭户,下一句是什么

客至不举头。上一句是什么

客至不举头。下一句是什么

去年造其室,上一句是什么

去年造其室,下一句是什么

清坐忘百忧。上一句是什么

清坐忘百忧。下一句是什么

我初无言说,上一句是什么

我初无言说,下一句是什么

师亦无对酬。上一句是什么

师亦无对酬。下一句是什么

今来复扣门,上一句是什么

今来复扣门,下一句是什么

空房但飕飗。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