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时间: 2025-01-19 19:53:43

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

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

及其未花实,可以资筐蓝。

秋节忽已老,苦寒非所堪。

斸根取其实,对此微物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作者:苏轼

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
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
及其未花实,可以资筐蓝。
秋节忽已老,苦寒非所堪。
斸根取其实,对此微物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草木的生长状态。芎穷在蜀道生长,而白芷则生于江南。它们漂流到关辅时,依然不失其芳香和甘美。草木的翠绿茎秆饱满,清晨的露水静静地滋润着它们。当它们尚未开花结果时,便可以用来做蓝染的材料。秋天已经悄然来临,寒冷的气候让人难以忍受。割取根茎以获取果实时,我面对这些微小的植物,感到惭愧。

注释:

  • 芎穷:一种草本植物,生长在蜀道。
  • 白芷:一种香料植物,常见于江南。
  • 漂流:这里指植物随水流而动。
  • 关辅:指关隘和辅路,古时的交通要道。
  • 濯濯:形容植物茎秆清新、湿润。
  • 愔愔:形容清晨露水的静谧。
  • 筐蓝:指用植物染料染蓝的筐子。
  • 秋节:秋天,指时节的变化。
  • 斸根:割取植物根部。
  • 微物:指小而不起眼的植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诗、词、文等多种形式著称,风格豪放、清新,常用生活中的细节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描述的草木,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仍能看到美的态度。

诗歌鉴赏: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通过描写两种植物的生长与特性,传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诗的开头描述了芎穷与白芷的生长环境,表现出它们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与坚韧。接着,诗人用“漂流到关辅”来形象地表达草木在时光流转中的坚持,尽管环境变化,它们依然保持着芳香与甘美。

“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一句,尤为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草木的翠绿与露水的映衬,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生机。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轮回。整首诗在描绘草木的生长过程中,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微小事物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人以“对这微物惭”结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反映出他作为一位文学家在面对自然时的谦卑态度。这种情感也许源自于他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与磨难,使得他更能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芎穷生蜀道:描写芎穷的生长地,生动展示了植物的生存环境。
  2. 白芷来江南:白芷与芎穷形成对比,突显地域差异。
  3. 漂流到关辅:象征植物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4. 犹不失芳甘:即使环境恶劣,植物的本质仍旧保持。
  5. 濯濯翠茎满:形象描绘植物的生机盎然。
  6. 愔愔清露涵:细致描写清晨露水的美丽。
  7. 及其未花实:强调植物尚未成熟的状态。
  8. 可以资筐蓝:展示植物的实用价值。
  9. 秋节忽已老:感叹岁月的流逝。
  10. 苦寒非所堪:表达对寒冷的无奈。
  11. 斸根取其实:割取植物以获取果实,反映生存的艰辛。
  12. 对此微物惭:结尾反映对自然的敬畏与谦卑。

修辞手法:

  • 比喻:草木的描述常常富有象征意义,代表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 拟人:通过“愔愔清露涵”让自然景观更具情感。
  • 对仗:诗中有较为工整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敬畏与生命的珍视。诗人通过对草木的描绘,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微小事物的感恩之情,表达了在生命的历程中,无论身处何地,都应珍惜和尊重自然的每一份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芎穷:象征坚韧与适应。
  • 白芷:代表芬芳与美好。
  • 清露:象征纯洁与新生。
  • 秋节:代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芷来江南”的“白芷”指哪种植物? A. 芎穷
    B. 香料植物
    C. 野草
    D. 果树

  2. 诗中提到的“斸根取其实”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植物的照顾
    B. 割取植物以获取果实的艰辛
    C. 对自然的尊重
    D. 对生命的无奈

  3.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伤感
    C. 尊重与敬畏
    D. 无奈与绝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与陶渊明的自然描写,可以发现,两者都对自然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苏轼的作品更注重细节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偏向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两位诗人在自然中的不同态度与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