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时间: 2025-01-04 10:00:15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余。

还従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作者:苏轼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余。
还従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白话文翻译:

我认识南屏的金鲫鱼,这次回来轻轻拍打栏杆,闲散地度过余生。
依旧从旧友那里得到心灵的印记,仿佛是在前世寻找那份手迹。
葑草和湖水交织,经过长久的荒芜,人们在丰收的岁月中依然显得有些凋零。
谁会怜惜那孤独的高常侍呢?我已老去,仍记得年轻时在孟诸的狂歌。

注释:

  • 南屏:指西湖南岸的南屏山。
  • 金鲫鱼:一种鱼,象征着富贵和吉祥。
  • 拊槛:轻轻拍打栏杆。
  • 心印:心灵的印记,指深刻的记忆。
  • 葑合:指水草丰茂的状态。
  • 高常侍:指高士或隐者,常侍是古代对士人的称呼。
  • 孟诸:指孟氏家族的聚居地,象征着苏轼年轻时的欢愉岁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流亡杭州十五年后重游西湖,表达了对故地的怀念与人生感慨。西湖的美景与自己沧桑的经历相融合,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的描绘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我识南屏金鲫鱼”引入,既表现对西湖的熟悉,也暗示着美好回忆的存在。接下来的“重来拊槛散斋余”则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淡泊的心态,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悟生命的流逝。

诗中提到“还従旧社得心印”,不仅仅是对旧友的惦念,更是对心灵深处感情的追寻。这里的“旧社”可能指的是与朋友们的聚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似省前生觅手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情结,仿佛在追溯前世的痕迹,昭示着人对时间的无奈与执念。

接下来的两句“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描绘了西湖的沧桑景象,虽是丰收的季节,却显得有些萧条,寓意着人事的无常。最后一句“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孤独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狂放生活的怀念,令人动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思,展示了苏轼对人生、对自然的哲理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我识南屏金鲫鱼:表明诗人与西湖的密切关系。
    • 重来拊槛散斋余:重游西湖,表现出一种悠闲的心境。
    • 还従旧社得心印:重温旧日情谊,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 似省前生觅手书:追忆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前世的情缘。
    • 葑合平湖久芜漫:描绘湖边草木的变化,反映时间的流逝。
    • 人经丰岁尚凋疏:即使丰收却难掩内心的凋零。
    • 谁怜寂寞高常侍:感慨自己孤独的处境,无人问津。
    • 老去狂歌忆孟诸:在岁月流逝中怀念年轻时的狂放。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心印”象征着情感的深刻。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丰富,结合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西湖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南屏:象征着归属感和熟悉的故地。
  • 金鲫鱼:象征美好回忆和吉祥。
  • 平湖:代表宁静的生活状态。
  • 高常侍:象征孤独与高洁的志向。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屏”指的是哪里?
      • A. 西湖南岸
      • B. 北国的山川
      • C. 江南的水乡
    2. 苏轼在诗中怀念的是什么?
      • A. 朋友的聚会
      • B. 年轻时的生活
      • C. 自然的宁静
    3. “谁怜寂寞高常侍”中“高常侍”指的是?
      • A. 诗人的朋友
      • B. 隐士或高士
      • C. 一位贵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在描写自然时的自由洒脱,李白更为豪放,苏轼则多了一份深沉的思考。
    • 两位诗人在表达对人生感悟时,李白常带有一股豪情,而苏轼则更多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唐宋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