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

时间: 2025-01-06 10:02:29

豁豁虚堂巧架成,地平相与远山平。

横岩积翠檐边出,度陇浮苍瓦上生。

春入壼觞分蜀井,风回谈笑落芜城。

谢公已去人怀想,向此还留召伯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豁豁虚堂巧架成,
地平相与远山平。
横岩积翠檐边出,
度陇浮苍瓦上生。
春入壼觞分蜀井,
风回谈笑落芜城。
谢公已去人怀想,
向此还留召伯名。

白话文翻译:

这座宽敞的空堂巧妙地建成,
地面与远山相接,显得平坦。
横岩上苍翠的树木在屋檐边生长,
跨过山岭,青瓦上长出生命的气息。
春天来到,酒杯中分出蜀地的美酒,
微风吹来,谈笑声飘荡在芜城上。
谢公已经离去,留下人们的怀念,
在这里仍然留存着召伯的名声。

注释:

  • 豁豁:形容宽敞、开阔的样子。
  • 虚堂:指空旷的大厅或房屋。
  • 蜀井:指四川的井水,四川以水质甘甜著称。
  •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因其隐居于山水之间,常被后人怀念。
  • 召伯:指召公,周朝的贤臣,德行高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令,宋代诗人,作品多表现山水田园的清幽与恬淡,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常常蕴含哲理,注重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王令隐居之后,对山水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清静生活的心态。

诗歌鉴赏:

《平山堂》展现了王令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虚堂的宽敞与远山的平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横岩积翠”和“度陇浮苍”的意象,描绘出苍翠的自然景观,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春天的到来与美酒的描写,结合了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美好。最后两句,则是对谢公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贤士的敬仰。整首诗词意境悠远,情感细腻,体现了王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豁豁虚堂巧架成:开阔的大厅巧妙地搭建而成,给人以宽敞的感觉。
  • 地平相与远山平:地面与远山相接,显得非常平坦,营造出一种优美的自然景观。
  • 横岩积翠檐边出:屋檐边生长着苍翠的树木,显示出自然的生机。
  • 度陇浮苍瓦上生:跨过山岭,青瓦上似乎也生出了生命的气息。
  • 春入壼觞分蜀井:春天来临,酒杯中分出蜀地的美酒,意喻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 风回谈笑落芜城:微风轻拂,谈笑声在芜城上空飘荡,表现了生活的闲适。
  • 谢公已去人怀想:谢公已经离去,留下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 向此还留召伯名:在这里仍然留存着召伯的名声,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追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情结合,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体现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堂:象征开阔与自由。
  • 远山:代表自然的遥远与宁静。
  • 蜀井:象征地方的文化与风情。
  • 谢公:代表历史的追思与人文精神。
  • 召伯名:象征德行与智慧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平山堂》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令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谢公”是谁的代表?
    A) 诗人
    B) 政治家
    C) 隐士

  3.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城市
    B) 山水
    C) 战争

答案

  1. B) 王令
  2. C) 隐士
  3. B) 山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 李白的《庐山谣》: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诗词对比
王令的《平山堂》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山水的壮美,但《平山堂》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人文情怀,而《登鹳雀楼》则强调视野的开阔与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令相关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