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答光侄女》

时间: 2025-01-19 18:07:55

黄昏密雪卷银沙。

寒较夜来些。

几树黄梅初放,幽香暗透窗纱。

三尺焦桐,一床湘帙,冷淡生涯。

若问主人活计,朝来典到菱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 答光侄女
作者: 张令仪 〔清代〕

黄昏密雪卷银沙。寒较夜来些。
几树黄梅初放,幽香暗透窗纱。
三尺焦桐,一床湘帙,冷淡生涯。
若问主人活计,朝来典到菱花。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时分,厚厚的雪花卷起银色的沙粒,寒冷的天气比昨夜更加刺骨。几棵黄梅花刚刚开放,淡雅的香气悄然透过窗纱飘进来。三尺长的焦桐木,铺一床湘帙,生活显得冷清而淡泊。如果问主人日常的生计,今天早上却是去典当菱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密雪:厚重的雪。
  • 银沙:指的是雪花落在地面上,像银沙一样。
  • 黄梅:梅花的一种,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湘帙:湘帙为湘江的书册,暗喻书籍或文人生活。
  • 菱花:可指菱角,典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典故解析:
“菱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女子的柔美,典当菱花则可能暗示生活的拮据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令仪,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生平经历较为平淡,往往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冬末春初之际,作者在寂静的黄昏中,感受自然的变化以及个人的孤独,反映了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朝中措》呈现出一种清新冷淡的气质,诗人通过黄昏的雪景与初放的梅花,描绘了一个既寒冷又充满生机的世界。开头描写黄昏时的雪景,给人以视觉和触觉上的细腻感受,雪花的密集和寒冷的气息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

接着,几树黄梅的初放,暗示着春天的来临,虽然寒冷依旧,但生命的气息已经悄然到来。诗中的“幽香暗透窗纱”,不仅体现了梅花的清香,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在这种静谧中悄然流动。

“冷淡生涯”一语,直白而又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极简的描述背后却暗藏着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最后提到的“朝来典到菱花”,则将生活的琐碎与诗人的清淡人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理念。

整首诗在意境上追求一种超然和宁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反思与内心的追求,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生活的哲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昏密雪卷银沙:描绘黄昏时分厚雪覆盖的场景,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2. 寒较夜来些:寒意比昨夜更重,强调了天气的寒冷。
  3. 几树黄梅初放:黄梅花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4. 幽香暗透窗纱:梅花的香气悄然透入,象征着生命的气息。
  5. 三尺焦桐: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三尺长的焦桐木,暗示生活的简朴。
  6. 一床湘帙:用湘帙比喻书籍,体现了文化气息。
  7. 冷淡生涯:生活冷清而淡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8. 若问主人活计:引出生活的琐碎与生计问题。
  9. 朝来典到菱花:指出生活中的小事,隐含着诗人的无奈与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银沙,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用“幽香暗透”形象地表现梅花的香气。
  • 对仗:如“焦桐”与“湘帙”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在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交融中,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密雪:代表着纯洁与宁静。
  • 黄梅: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 焦桐:代表着孤独与简朴的生活。
  • 菱花: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女性的柔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梅”象征了什么? A. 寒冷的冬天
    B. 春天的到来
    C. 诗人的孤独

  2. 诗中“冷淡生涯”是指: A. 生活的繁忙
    B. 生活的简朴与淡泊
    C. 诗人的快乐

  3. “朝来典到菱花”中的“菱花”指代: A. 农田
    B. 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C. 鱼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女性柔美的情感,而张令仪则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对生活冷淡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张令仪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