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

时间: 2025-01-04 07:42:49

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

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

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

云归嵩之阳,身寄江之滨。

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
——孟郊

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
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
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
云归嵩之阳,身寄江之滨。
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科举失利后的愁苦和对友人的留别之情。诗中描绘了与日月同照的孤独影像,尽管身处长安,却因心中愁思而显得格外孤寂。正如黄莺在鸣叫,却无法唤醒那些瑶草的春生。诗人用“云”与“身”的对比,表达了漂泊与归属的感慨,最终寄情于江边,吟唱着楚地的情怀。

注释:

  • 鶗鴂:即黄莺,歌声清脆,象征春天。
  • 瑶草:传说中的一种美丽草木,象征美好与希望。
  • 嵩之阳:指嵩山的阳光,象征故乡与归属。
  • 白蘋:水边的一种植物,象征离别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而闻名。出身于贫寒之家,历经坎坷,成功后却因科举失利而感慨颇多,其诗歌常流露出孤独与忧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孟郊科举失利之后,他在长安的生活经历了一段苦涩而孤独的时光,因而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知己的留别之情,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失意中的愁苦与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留恋。开篇“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以日月相照的影子为引,暗示着他虽然与天地共存,却因心中愁绪而显得孤单无助。接着,诗人通过“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进一步深化了失落感,黄莺的鸣叫与瑶草的枯萎,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与春天的无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云归嵩之阳,身寄江之滨”,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归宿的渴望,云的飘忽和身的漂泊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他无所归依的痛苦。而“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离别的无奈与楚地情怀的吟唱,白蘋的吟唱仿佛在诉说着他心底的忧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共照日月影: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月同辉,暗喻诗人与天地一同存在。
  2. 独为愁思人:即使与日月同照,内心仍然充满愁苦与思念,强调孤独感。
  3. 岂知鶗鴂鸣:黄莺在鸣叫,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但与诗人的愁苦形成对比。
  4. 瑶草不得春:美好的事物无法生长,表现诗人失去希望的无奈。
  5. 一片两片云:云的飘忽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漂泊。
  6. 千里万里身:身处远方,感受到的孤独与无根。
  7. 云归嵩之阳:向往故乡的情感,云归故里,象征归属的渴望。
  8. 身寄江之滨:虽然身在江边,却无归属之感,强调流浪者的孤独。
  9. 弃置复何道: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问自己何去何从。
  10. 楚情吟白蘋:吟唱楚地的情感,寄托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归嵩之阳”,将云与归属进行对比,增强诗意。
  • 拟人:如“鶗鴂鸣”,赋予动物情感,增强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因科举失利而产生的失落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不仅有个人的悲伤,也带有对人生的普遍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月:象征光明与希望,代表生命的常态。
  • 鶗鴂:象征春天与生命力,反衬诗人内心的失落。
  • 瑶草:象征美好与希望的事物,表达失去的痛苦。
  • :象征流动与无常,体现诗人漂泊的生命状态。
  • 白蘋:象征离别与愁苦,承载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共照日月影”中“共照”的意思是? A. 一起照耀
    B. 分开照耀
    C. 只照耀自己
    D. 不照耀

  2. 诗中提到的“鶗鴂”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麻雀
    B. 黄莺
    C. 乌鸦
    D. 燕子

  3. “云归嵩之阳”中的“嵩之阳”指的是? A. 太阳的方向
    B. 嵩山的阳光
    C. 归故乡的路
    D. 白云的飘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孟郊的这首诗更为沉郁,表现了个体对失落的深刻感受,而李白则在孤独中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心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