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雪吟》
时间: 2025-01-01 12:54: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饥雪吟
作者: 孟郊 〔唐代〕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
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
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
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夜晚,饥饿的乌鸦互相啄食,受伤的哀鸣声此起彼伏。
冰冷的肠子如同刀锋,天意无情,没有曲折的情感。
大雪压弯了梧桐树,折断了木柴,造成了无数的险境。
怎么知道鸾凤的巢,不与枭鸢的巢相倾斜?
下面有个幸运的孩子,捡到遗失的东西,争夺新奇的玩意。
只求别人失去的,却夸耀自己经营的成果。
君子也在拾遗,拾遗并非为了名声。
将要修补鸾凤的巢,避免与枭鸢相并。
因为饥雪的缘故,直到清晨仍感到不平静。
注释
- 饥乌:饥饿的乌鸦。
- 疮声:受伤的哀鸣声。
- 冰肠:指冰冷的肠子,形容极度寒冷。
- 天杀:天意无情。
- 鸾凤:传说中的美丽凤凰。
- 枭鸢:指凶恶的鸟,象征不善。
- 拾遗:捡拾遗失的东西。
- 君子:有德行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少白,号孟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质朴、深邃的情感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之时。孟郊通过描绘饥荒与寒冷的情景,表达心中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饥雪吟》是一首充满悲凉和深刻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饥饿的乌鸦、冰冷的肠子等意象,表现出自然界的残酷与人间的疾苦。诗的开头,饥乌相啄,声声哀鸣,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似乎在诉说着无情的现实。接着,"冰肠一直刀"的意象,更是将冷酷的生存现状形象化,令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与绝望。
诗中提及的“鸾凤巢”与“枭鸢”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高洁与卑劣的生活境遇。孟郊在这里以对比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与人性的复杂。下文提到的“拾遗”则让人反思,人在困境中会如何选择,是否仍能保持高尚的品德。诗的结尾“因饥雪吟,至晓竟不平”,不仅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也流露出一种愤懑不平的情绪,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饥乌夜相啄:描绘饥饿的乌鸦在夜间争斗,暗示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
- 疮声互悲鸣:受伤的乌鸦相互哀鸣,反映出悲惨的生存状态。
- 冰肠一直刀:用冰冷的肠子比喻苦难,表现了生存的艰辛。
- 天杀无曲情:直言天意无情,表达对命运的不满。
- 大雪压梧桐:雪的重压象征困境的加重。
- 安知鸾凤巢:提出对美好生活的疑问。
- 但求彼失所:表达对他人失去的羡慕与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肠”比喻生活的苦痛。
- 对仗:如“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该诗围绕饥饿与寒冷,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与对人性高尚的坚持,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意象分析
- 饥乌:象征饥饿与绝望,代表社会底层的艰难。
- 冰肠:象征冷酷的现实,表现生命的脆弱。
- 鸾凤与枭鸢:象征高尚与卑劣的对立,反映社会的分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饥乌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富饶
- B. 绝望
- C. 快乐
-
“冰肠”这一意象主要体现了什么?
- A. 温暖
- B. 生活的艰难
- C. 美好的未来
-
诗中提到的“拾遗”意指?
- A. 捡拾金钱
- B. 拾取失物以求生存
- C. 拾取名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孟郊的《饥雪吟》与杜甫的《春望》都是表现社会困境的诗作,前者更侧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后者则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