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和彊村老人》
时间: 2025-01-04 13:5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天乐 和彊村老人
作者:陈曾寿 〔清代〕
百年垂死当何世,因依更成轻别。
费泪园亭,谙愁酒盏,历历前痕难觅。
荒云万叠。剩缄梦凄迷,雁程天阔。
拨尽寒灰,坠欢零落向谁说。
蓬莱旧事漫忆,更罡风激荡,摇撼银阙。
本愿香寒,孤光月隐,堪笑冤禽痴绝。
枯枰坐阅。拚一往悲凉,烂柯残劫。
自忏三生,佛前心字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百年人生即将结束之际,面对生死和离别的无奈与惆怅。诗中提到的泪水和酒盏,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但这些记忆却又愈发模糊。荒凉的云层和广阔的天际使得梦境更加凄迷,欢乐的时光似乎已经随风而逝,无人倾诉。蓬莱的旧事在风中荡漾,仿佛在激荡着内心的波澜,月光孤冷,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和冤屈。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过往,感到一阵悲凉。
注释
- 垂死:即将死亡,形容生命的末期。
- 轻别:指轻松的离别,实际上却充满了惆怅。
- 谙愁:对愁苦的深刻理解。
- 历历前痕:清晰的往日痕迹,指记忆中的过往。
- 荒云万叠:形容阴郁的天空,象征内心的孤寂。
- 拨尽寒灰:意指删除过去的悲伤,渴望重新开始。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回忆。
- 烂柯残劫:指往事的残余,隐喻人生的苦涩。
- 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暗示轮回与宿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曾寿,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擅长古典诗词。其作品往往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风格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晚年,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尤其是在面对衰老和死亡时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惆怅与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开篇“百年垂死当何世”,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关于生命、时间流逝的沉思之中。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如潮水般涌来,园亭的泪水与酒盏的愁苦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现实时光的无奈。
“荒云万叠”与“雁程天阔”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压抑,而后者则是对自由与宽广的向往。诗中反复提到的记忆和过往,似乎在提醒着诗人那些难以割舍的情感和遗憾。
在最后,诗人自我反省,与佛前的“心字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忏悔与思考。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感悟,也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年垂死当何世” - 诗人自问,即将面临死亡的自己,活在怎样的时代。
- “因依更成轻别” - 对于离别的感慨,虽然轻松却难以释怀。
- “费泪园亭,谙愁酒盏” - 在曾经欢聚的地方,泪水和酒杯诉说着过去的愁苦。
- “历历前痕难觅” - 过往的痕迹清晰,但却难以再找到。
- “荒云万叠” - 天空云层厚重,心中愁苦加深。
- “剩缄梦凄迷,雁程天阔” - 梦境模糊,思绪如雁般自由却又遥不可及。
- “拨尽寒灰” - 试图抛开过去的悲伤。
- “坠欢零落向谁说” - 失去欢乐,心中无处倾诉。
- “蓬莱旧事漫忆” - 对美好往事的缅怀。
- “更罡风激荡,摇撼银阙” - 心中波澜起伏,仿佛在动摇着过去的美好。
- “本愿香寒” - 本欲追求的美好,如今却显得冷清。
- “孤光月隐” - 月光孤独,象征着内心的寂寞。
- “堪笑冤禽痴绝” - 嘲笑自己对于过去的执念。
- “枯枰坐阅” - 形容诗人静坐于棋盘边,回顾往事。
- “拚一往悲凉,烂柯残劫” - 纵使悲凉也要面对,人生如棋,难以重来。
- “自忏三生,佛前心字结” - 在佛前反思自己,心中缠绕着难解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棋局,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 拟人:将梦境与情感拟人化,增加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荒云万叠”与“雁程天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揭示了人对生命的反思与对命运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亭: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与回忆。
- 寒灰:代表失去与悲伤的情感。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与追求。
- 孤光月隐:象征孤独与内心的悲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百年垂死”,是指什么?
- A. 生命的结束
- B. 青春的逝去
- C. 事业的失败
-
“荒云万叠”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内心的孤寂
- B. 美好的回忆
- C. 自由的向往
-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 A. 怀念与珍惜
- B. 忘却与抛弃
- C. 无所谓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曹雪芹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曾寿的《齐天乐》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对往事的追忆,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加洒脱与豪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曾寿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