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紫云回三叠 其三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上清丹箓姓名讹,好梦留仙夜夜多。
争似芳魂惊觉早,天鸡不曙渡银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意在表达作者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上清派的道教符箓和名字都显得虚假,却在美好的梦中留住了仙人,夜夜都能体验到这种梦幻。与其说是这样的美梦,倒不如说是那芳魂在清晨醒来时的惊醒。天鸡未曾报晓,仿佛已渡过了银河。
注释:
- 上清:道教的一个派别,主张追求长生不老,常与符箓有关。
- 丹箓:道教中用于修炼的符咒。
- 芳魂:指美好、纯洁的灵魂。
- 天鸡:指公鸡,象征着清晨的来临。
- 银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天上的星河,象征遥远和神秘。
典故解析:
“上清”与“丹箓”均为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作者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思考。“天鸡不曙”则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时间的失去感,让人在美梦与现实之间徘徊,寓意人生如梦,值得深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灵动,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龚自珍的诗歌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转型时期。作者在其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在动荡时代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诗歌鉴赏:
《紫云回三叠 其三》展现了龚自珍对道教理想的向往与内心挣扎。诗中通过“上清丹箓”引入道教文化,表现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然而随之而来的“姓名讹”则暗示了这种渴望可能是虚幻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思。
“好梦留仙夜夜多”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梦境,似乎在说在这个梦中,人们可以暂时逃避现实的烦恼,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作者又用“争似芳魂惊觉早”来反转这种理想,指出即使在美梦中也有醒来的时刻,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最后一句“天鸡不曙渡银河”则通过意象的运用,表现出一种时间的错位和对未来的迷茫,给人一种苍茫无边的感觉。整首诗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清丹箓姓名讹:开篇便提及道教的理念,暗示对修道长生的向往,同时“姓名讹”暗示了这种追求的虚假性。
- 好梦留仙夜夜多:梦境的美好与频繁,象征着逃避现实的愿望。
- 争似芳魂惊觉早:强调即使在梦中也难免要面对现实的觉醒,表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 天鸡不曙渡银河:使用天鸡的意象,表达时间的模糊与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好的梦比作仙人生活,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 拟人:天鸡的意象被赋予了时光流逝的象征,体现出时间的无情。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
意象分析:
- 上清:象征着道教文化与追求长生的理想。
- 丹箓:代表着修道的工具,隐喻对超脱的渴望。
- 芳魂: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天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日常生活的规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上清”是指哪一派的道教?
- A. 上清派
- B. 正一道
- C. 太清派
- D. 无为派
-
“天鸡不曙”意指什么?
- A. 清晨的来临
- B. 迷茫的未来
- C. 现实的醒悟
- D. 美梦的终结
-
诗中提到的“芳魂”主要象征什么?
- A. 幸福生活
- B. 纯洁灵魂
- C. 道教理念
- D. 现实困惑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夜泊牛津》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龚自珍《紫云回三叠 其三》 vs 李白《庐山谣》: 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但龚自珍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挣扎与反思,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的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龚自珍研究》 - 相关文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分析书籍
以上是关于《紫云回三叠 其三》的详细解析与理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首诗的魅力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