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睦州》

时间: 2025-01-01 11:22:50

一带沧波两面山,扁舟中去几时还。

浮生多半在离别,此意明知未肯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带沧波两面山,扁舟中去几时还。浮生多半在离别,此意明知未肯閒。

白话文翻译: 一条宽阔的江水环绕着两边的山峦,我乘坐的小船何时才能返回?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离别之中,这种感觉我明明知道却无法放下。

注释:

  • 一带:一条。
  • 沧波:宽阔的江水。
  • 扁舟:小船。
  • 浮生:指人生。
  • 閒:同“闲”,指放下。

典故解析: 本诗未明显使用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其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蔡襄旅途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归途的期盼。

诗歌鉴赏: 蔡襄的这首《至睦州》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诗中“一带沧波两面山”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而“扁舟中去几时还”则透露出对归途的渴望。后两句“浮生多半在离别,此意明知未肯閒”深刻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带沧波两面山:描绘了江水环绕山峦的壮阔景象。
  2. 扁舟中去几时还: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期盼和不确定感。
  3. 浮生多半在离别:概括了人生中频繁的离别经历。
  4. 此意明知未肯閒: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情感的无法释怀。

修辞手法:

  • 对仗:“一带沧波”与“两面山”形成空间上的对仗。
  • 比喻:“浮生多半在离别”比喻人生多离别。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离别的深刻理解和无奈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波:宽阔的江水,象征旅途的漫长和不确定性。
  • 扁舟:小船,象征诗人的孤独和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带沧波两面山”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山峦环绕江水 B. 江水环绕山峦 C. 山峦和江水并列 答案:B

  2. 诗中“浮生多半在离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无奈 B. 对离别的喜悦 C. 对离别的淡然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黄庭坚《寄黄几复》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蔡襄的这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融入了梦境和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蔡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