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掩歌唇向画堂,不须名笔作花房。 直应携去林泉好,转觉林泉兴味长。
白话文翻译: 不必在画堂前掩饰歌喉,也不需要名家笔下的花房。 直接带着它去林泉之间,反而觉得林泉的兴味更加悠长。
注释:
- 歌唇:指歌喉,歌声。
- 画堂:指华丽的厅堂。
- 名笔:指有名的画家或书法家。
- 花房:指绘有花卉的房间或装饰。
- 林泉:指山林泉石,泛指自然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法尤以行书见长。此诗是蔡襄赠予漳州白莲僧宗要的,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是蔡襄在漳州时,赠予白莲僧宗要的纸扇上的题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画堂与林泉,名笔与自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首句“不掩歌唇向画堂”,意味着不必在华丽的厅堂前展示歌喉,次句“不须名笔作花房”,则表明不需要名家笔下的装饰。后两句“直应携去林泉好,转觉林泉兴味长”,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林泉之美的向往,认为自然的兴味更加悠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掩歌唇向画堂”:不必在华丽的厅堂前掩饰歌喉,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 “不须名笔作花房”:不需要名家笔下的装饰,强调自然之美胜过人工雕琢。
- “直应携去林泉好”:直接带着它去林泉之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 “转觉林泉兴味长”:反而觉得林泉的兴味更加悠长,强调自然之美给人带来的深远感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画堂与林泉,名笔与自然的对比,突出自然之美。
-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强调自然之美给人带来的深远感受。
意象分析:
- 画堂:象征世俗的繁华和人工的雕琢。
- 林泉:象征自然的美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不掩歌唇向画堂”中的“歌唇”指的是什么? A. 歌声 B. 歌喉 C. 歌谱 D. 歌厅
- 诗中“不须名笔作花房”中的“名笔”指的是什么? A. 有名的画家 B. 有名的书法家 C. 有名的作家 D. 有名的诗人
- 诗中“直应携去林泉好”中的“林泉”指的是什么? A. 山林 B. 泉石 C. 自然风景 D. 园林
- 诗中“转觉林泉兴味长”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繁华的喜爱 B. 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C. 对人工雕琢的欣赏 D. 对名家笔下的赞美
答案:1. B 2. A 3. C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蔡襄此诗与苏轼的《赤壁赋》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蔡襄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