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夕独坐望月》

时间: 2025-01-04 07:59:57

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

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

踰久方全白,弥高适正中。

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

泫叶漙宵露。

吹衣变暑风。

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夕独坐望月 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 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 踰久方全白,弥高适正中。 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 泫叶漙宵露,吹衣变暑风。 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万里无云的夜晚,月亮显得格外凄凉,它的光芒穿透了深邃的夜空。清澈的月光如同河流,照亮了银河,寒冷的气息渗入了水云之间。月亮经过长时间的照射,变得更加洁白,高高挂在天空正中央。我打开书卷,却又自己卷起,独自饮酒,无人相伴。树叶上滴落的夜露闪闪发光,风吹过衣裳,带来了夏日的凉意。再看庭院中的树影,渐渐地移过了粉墙的东边。

注释:

  • 凄凝魄:形容月亮的凄凉和凝聚的光芒。
  • 幽深在处通:指月光明亮,穿透了深邃的夜空。
  • 清流河汉尽:比喻月光如清澈的河流,照亮了银河。
  • 寒入水云空:形容月光的寒冷气息渗入了水云之间。
  • 踰久方全白:经过长时间的照射,月亮变得更加洁白。
  • 弥高适正中: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正中央。
  • 泫叶漙宵露:树叶上滴落的夜露闪闪发光。
  • 吹衣变暑风:风吹过衣裳,带来了夏日的凉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诗人独自望月,表达了对月亮的深情和对孤独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中秋之夜,诗人独自一人望月时所作。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但诗人却独自一人,因此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月亮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诗中,“万里凄凝魄”和“幽深在处通”描绘了月亮的凄凉和光芒的穿透力,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清流河汉尽”和“寒入水云空”进一步以月光为媒介,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后几句则通过诗人的个人行为和周围环境的细节描写,如“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和“泫叶漙宵露”,加深了孤独和凄凉的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中秋望月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凄凝魄:形容月亮的凄凉和凝聚的光芒,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凄凉的氛围。
  2. 幽深在处通:指月光明亮,穿透了深邃的夜空,增强了月光的神秘感。
  3. 清流河汉尽:比喻月光如清澈的河流,照亮了银河,形象生动。
  4. 寒入水云空:形容月光的寒冷气息渗入了水云之间,增强了月光的寒冷感。
  5. 踰久方全白:经过长时间的照射,月亮变得更加洁白,强调了月光的纯净。
  6. 弥高适正中: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正中央,强调了月亮的庄严和孤独。
  7. 开书还自卷:诗人打开书卷,却又自己卷起,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8. 把酒复谁同:诗人独自饮酒,无人相伴,加深了孤独的情感。
  9. 泫叶漙宵露:树叶上滴落的夜露闪闪发光,增添了夜晚的静谧和美丽。
  10. 吹衣变暑风:风吹过衣裳,带来了夏日的凉意,增添了夜晚的凉爽感。
  11. 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庭院中的树影渐渐地移过了粉墙的东边,增添了夜晚的动态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流河汉尽”将月光比喻为清澈的河流,形象生动。
  • 拟人:如“踰久方全白”将月亮拟人化,赋予了月亮人的特质。
  • 对仗:如“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和“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中秋之夜的月亮和诗人的孤独感受。通过描绘月亮的凄凉和光芒,以及诗人的个人行为和周围环境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情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 月亮:作为全诗的核心意象,月亮象征着孤独、凄凉和纯净。
  • 清流:比喻月光,象征着清澈和纯净。
  • 寒:形容月光的寒冷气息,象征着孤独和凄凉。
  • 泫叶漙宵露:树叶上滴落的夜露,象征着夜晚的静谧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凄凝魄”形容的是什么? A. 月亮 B. 星星 C. 云彩 D. 风
  2. “清流河汉尽”中的“河汉”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银河 C. 水云 D. 天空
  3. 诗中“开书还自卷”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悲伤
  4. “泫叶漙宵露”中的“泫叶”指的是什么? A. 闪闪发光的叶子 B. 滴水的叶子 C. 枯萎的叶子 D. 摇曳的叶子

答案:1. A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中秋月亮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以月亮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蔡襄《中秋夕独坐望月》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以中秋月亮为主题,但蔡襄的诗更注重对月亮的描绘和个人的孤独感受,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月亮的哲思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蔡襄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诗歌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