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郊》

时间: 2025-01-01 14:53:32

青郊鸣锦雉,绿水漾金鳞。

愿得郢中客,共歌台上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郊鸣锦雉,
绿水漾金鳞。
愿得郢中客,
共歌台上春。

白话文翻译:

青郊中,锦雉鸣叫;
绿水中,金鳞摇曳。
我希望能有郢中的客人,
一同在台上歌唱春天的美好。

注释:

  • 青郊:青色的郊野,指的是春天生机勃勃的田野。
  • 鸣锦雉:锦雉是一种美丽的鸟,鸣叫声清脆悦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绿水:指清澈的河流或湖泊,水面波光粼粼,生动而富有活力。
  • 金鳞:指鱼的鳞片,金色闪耀,寓意着丰收与富饶。
  • 郢中客:郢是古地名,指的是今天的湖北省江陵县,古代有名的歌手和才子多来自于此。
  • 歌台:歌唱的地方,通常用于聚会或宴饮时的娱乐。

典故解析:

“郢中客”常被解读为对才子佳人的向往和追求,代表着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郢是古代著名的文化中心,许多诗人和音乐家在此聚集,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思想闻名于世。他的诗词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理想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向往。诗中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青郊》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与友人思念之情的诗作。诗的开头“青郊鸣锦雉”,通过生动的图画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锦雉的鸣叫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律动。接下来的“绿水漾金鳞”,则是通过鱼的金色鳞片与绿水的结合,展现出春日水面的波光粼粼,充满了美感和生机。

诗的后两句“愿得郢中客,共歌台上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聚会的渴望。在春天的美好时光里,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歌唱,分享生活的乐趣,无疑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这种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使整首诗充满了温暖和生机。

范仲淹运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通过对春景的描绘,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向往。诗中展现的自然之美与人际关系的温情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充满了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青郊鸣锦雉:在青色的郊野中,锦雉的鸣叫声清脆悦耳,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绿水漾金鳞:碧绿的水面上,金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愿得郢中客:我希望有来自郢地的朋友,寓意着对才子佳人的向往。
    • 共歌台上春:希望我们能一起在歌台上欢唱,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锦雉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暗示春天的生机。
    • 对仗:全诗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情眷恋。

意象分析:

  • 青郊: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锦雉:代表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绿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自然的和谐。
  • 金鳞:寓意着财富与丰收。
  • 郢中客:象征着才子佳人,与文人雅士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鸣锦雉”指的是什么动物?

    • A. 鸟
    • B. 鱼
    • C. 虫
    • D. 狐狸
  2. “愿得郢中客”中的“郢”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山
    • B. 河
    • C. 古地名
    • D. 城市
  3.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歌颂
    • B. 对友谊的珍视
    • C. 对人生的思考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青郊》类似,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融。
  • 《桃花源记》则通过描述一个理想的桃花源,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青郊》中对友谊的渴望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范仲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