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咏其六·灵岩寺》
时间: 2025-01-19 21:38: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来兴废一愁人,
白发僧归掩寺门。
越相烟波空去雁,
吴王宫阙半啼猿。
春风似旧花犹笑,
往事多遗石不言。
唯有延陵逃遁去,
清名高节老干坤。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繁荣与衰败总让人感到忧愁,
白发的僧人回归,轻轻关上了寺门。
越地的烟波中,孤雁空中飞去,
吴王的宫阙间,半夜传来猿啼声。
春风如旧,花儿依然绽放而微笑,
往事虽多,却只留下石头无声诉说。
唯有延陵的士人选择逃遁而去,
他的清名与高节在天地间长存。
注释
字词注释
- 兴废:兴起与衰落。
- 愁人:愁苦的人。
- 白发僧:指年老的僧人。
- 掩寺门:关闭寺院的门。
- 越相:古越国,今浙江一带。
- 吴王:指春秋时期的吴王。
- 啼猿:猿猴的叫声。
- 延陵:指延陵士乔,因高洁之名而闻名。
- 逃遁:逃避和避世。
- 高节:高尚的品德。
典故解析
- 延陵:延陵士乔是春秋时期的隐士,以其才华和品德闻名。诗中提到他,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岳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诗词作风豪放,常以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心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苏州十咏其六·灵岩寺》创作于范仲淹游历苏州时,灵岩寺作为苏州的名胜古迹,承载了许多历史的变迁和人文的积淀。诗中通过灵岩寺的静谧,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清高节操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灵岩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废的深刻反思。开篇“古来兴废一愁人”,直接点出历史的无情,暗示了人们对历史变迁的忧虑与惆怅。接下来的“白发僧归掩寺门”,使人联想到岁月的流逝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越相烟波空去雁”则描绘了孤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对过往的追忆。
随着诗意的逐渐深入,作者通过“春风似旧花犹笑”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留恋和希望,尽管往事已成过往,但花儿依旧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而最后两句“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节老干坤”,则引出了对隐士的赞美,强调了高洁品德的永恒价值。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感慨,又有对道德理想的坚持,展现了范仲淹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来兴废一愁人:表达了历史的无常与人们的忧愁。
- 白发僧归掩寺门:暗示时光流逝,老者归隐于寺,象征着宁静和超然。
- 越相烟波空去雁:描绘了孤雁在水面的空荡,象征孤独和失落。
- 吴王宫阙半啼猿:吴王的宫阙,猿啼声使景象更显悲凉。
- 春风似旧花犹笑:春风带来生机,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记忆。
- 往事多遗石不言:往事虽多,却只留下无言的石头,象征着历史的沉默。
- 唯有延陵逃遁去:延陵士人选择隐退,表现出对世俗的超然。
- 清名高节老干坤:高洁的品德在天地间长存,强调道德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风似旧花犹笑”,以春风比作往日的美好回忆。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灵岩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院:象征宁静与归隐的生活。
- 白发僧:象征智慧与沉静。
- 春风: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悠远的记忆。
- 孤雁:象征孤独与失落。
- 延陵:象征高洁的品德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发僧归掩寺门”中的“白发”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僧侣 -
诗中提到的“延陵”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一位士人
C) 一种花 -
诗中用“春风似旧花犹笑”来表达什么?
A) 生活的无奈
B) 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C) 对历史的感叹
答案
- B) 老年人
- B) 一位士人
- B) 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鹿柴》:描绘了自然与宁静的完美结合。
诗词对比
- 范仲淹的《灵岩寺》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涉及历史的沉思,但范仲淹更强调道德理想,而李白则倾向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范仲淹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与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州十咏其六·灵岩寺》,感受范仲淹深邃的思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