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和梁才甫游园作)》
时间: 2025-01-19 20:0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蝴蝶(和梁才甫游园作)
作者: 王安中 〔宋代〕
御水縠纹风皱,画桥横处,沙路晴时。
曲坞藏春,朱户翠竹参差。
过墙花娇无限思,笼槛柳低不胜垂。
海棠枝。为东君爱,未敢离披。
迟迟。日华融丽,悠扬丝管,掩冉旌旗。
喜入繁红,坐来开尽不须吹。
听莺迁还思上苑,约凤浴应展新池。
促归期。燕飞蝶舞,特地熙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园的美好景象。清新的水面上波纹轻拂,画桥横跨在美丽的景色之上,阳光明媚的沙路上更显得春意盎然。曲折的水岸藏着春天的气息,朱红色的门窗与翠绿的竹子交错,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墙外的花儿娇艳欲滴,令人无限思念,而柳树的枝条低垂,仿佛承受不住春风的轻柔。海棠的花枝,为了东风的青睐,不敢轻易凋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愈发灿烂,乐声悠扬,旗帜轻轻摇曳。欢快地融入花海之中,坐下来尽情享受,不必再吹动花瓣。听着黄莺迁徙的声音,仿佛想起了上苑的美景,约定着凤凰在新池中沐浴。归期渐近,燕子飞舞,蝴蝶翩翩,场景热闹非凡。
注释
- 御水:指水面,古代诗词常用“御”字形容水波。
- 縠纹:水面波纹,形容水的轻柔。
- 画桥:装饰精美的桥。
- 曲坞:弯曲的水岸。
- 朱户:红色的门,象征吉祥如意。
- 翠竹:绿色的竹子,常象征高洁。
- 东君:春天的象征,传说中的东风。
- 燕飞蝶舞:描写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与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春日的美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游园的美好时节,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诗歌鉴赏
《玉蝴蝶》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迷人景色。开头部分,诗人用“御水縠纹风皱”生动描绘了水面波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轻柔、细腻的氛围;接着“画桥横处,沙路晴时”,则引入了更为广阔的视野,让人感受到春日阳光的温暖与生机。
诗中多次运用对比与联想,如“曲坞藏春”与“朱户翠竹参差”,通过色彩的交错使得画面更为生动。诗人在描写美景的同时,流露出春日游园的欢愉与陶醉,尤其是“燕飞蝶舞,特地熙熙”一句,生动地捕捉到了春日的生动气息,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静谧的自然景色扩展到内心的感受,既有对美好春光的享受,也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是这种细腻的感受与生动的描绘,使得《玉蝴蝶》成为一首极具感染力的春日游园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御水縠纹风皱:水面上轻微的波纹,风轻轻吹拂,展现春天的宁静。
- 画桥横处,沙路晴时:美丽的桥横跨在水面之上,沙路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 曲坞藏春:曲折的小水湾中藏着春天的气息。
- 朱户翠竹参差:红色的门窗与绿色的竹子交错,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过墙花娇无限思:墙外的花儿娇艳欲滴,让人思绪万千。
- 笼槛柳低不胜垂:笼子里的柳枝低垂,似乎承受不住春风的柔情。
- 海棠枝:海棠的花枝。
- 为东君爱,未敢离披:为了迎合春天的到来,不敢随意凋落花瓣。
- 迟迟:时间缓缓流逝。
- 日华融丽,悠扬丝管,掩冉旌旗:阳光灿烂,悠扬的乐声伴随着轻柔的旗帜飘动。
- 喜入繁红,坐来开尽不须吹:沉醉于繁花之中,坐下来享受,不必吹动花瓣。
- 听莺迁还思上苑:听到黄莺的迁徙,思念起了曾经的美好。
- 约凤浴应展新池:约定着凤凰在新池中沐浴。
- 促归期:归期在即。
- 燕飞蝶舞,特地熙熙:燕子飞舞,蝴蝶翩翩,场景热闹非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棠枝”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爱情。
- 拟人:如“柳低不胜垂”,使柳树似乎有了情感。
- 对仗:如“朱户翠竹参差”,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生命与柔情,表现春天的生机。
- 桥:连接两岸,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 花:象征美好与爱情,暗示诗人的情感寄托。
- 柳:象征柔美与春意,传达出轻盈的感觉。
- 燕子与蝴蝶:象征自由与快乐,描绘生动的春日场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御水”的意思是: A. 渡水
B. 水面
C. 水深
答案:B -
“朱户”在诗中象征: A. 富贵
B. 生命
C. 孤独
答案:A -
诗中的“燕飞蝶舞”表示: A. 生命的结束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萧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安中的《玉蝴蝶》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安中更注重细腻的春日气息,而李白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安中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