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时间: 2025-01-17 09:50:44

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

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

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
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
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

白话文翻译:

晴朗明媚的寒食节,正是游玩的好时光,春天的花园中百花齐放。
彩色的绳带随风飘去,轻巧的球儿飞过楼阁而来。
长歌送走了落日,轻柔的笛声追逐着残余的酒杯。
这并不是因为没有蜡烛的缘故,实在是因为心头的思念在催促。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食:古代节日,纪念介之推,通常在清明节前的一天。此日禁火,吃冷食。
  • 晴明:天气晴朗明朗。
  • 百卉:指各种花卉。
  • 彩绳:用彩色丝带装饰。
  • 轻球:指一种轻巧的玩具,象征嬉戏玩乐。
  • 长歌:长声吟唱的歌曲。
  • 残杯:余下的酒杯。
  • 羁思:指被羁绊的思念。

典故解析: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介之推,后逐渐演变为清明节。此节日不仅是祭祀的日子,也是春游踏青的良好时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省。其诗以清新自然著称,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寒食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借此节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亲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寒食》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惆怅。首联“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开篇便描绘出一个晴朗的春日,百花竞相开放,给人以生机和美感。接下来的两句“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在节日中嬉戏玩乐的画面,营造出一派欢快的氛围。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了内心的情感,尤其是“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在夕阳西下的时刻,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酒杯中的酒似乎也显得更加残余,映衬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思:并非因为缺乏烛光,而是因思念而愈发感到孤独。

整首诗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通过轻快与沉重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明寒食好:天气晴朗,正是寒食节游玩的好时光。
  2. 春园百卉开:春天的花园中,各种花卉盛开,象征春的生机。
  3. 彩绳拂花去:彩色的丝带在花间飘舞,展现节日的欢快气氛。
  4. 轻球度阁来:轻巧的球儿在楼阁间飞舞,描绘了孩童的嬉戏。
  5. 长歌送落日:悠扬的歌曲伴随着落日,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6. 缓吹逐残杯:轻柔的笛声追逐着酒杯,暗示着宴席的结束。
  7. 非关无烛罢:并不是因为没有蜡烛的缘故。
  8. 良为羁思催:实在是因为心中思念的情感在催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思念比作烛光的缺失,增加情感的深度。
  • 拟人:用“缓吹逐残杯”使笛声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美景和寒食节的欢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亲友的思念,展现了在欢愉之中难以摆脱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明:象征着美好的天气和心情。
  • 百卉: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繁华。
  • 彩绳、轻球:象征着节日的欢乐与活力。
  • 落日: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结束。
  • 残杯:暗示着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韦应物
    • D. 白居易
  2. “晴明寒食好”的意思是什么?

    • A. 天气晴朗,寒食节的气氛很好
    • B. 寒食节的天气很冷
    • C. 春天来临,寒食节结束
    • D. 只有寒食节是晴朗的
  3. 诗中“非关无烛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光明的渴望
    • B. 对亲友的思念
    • C. 对节日的厌倦
    • D.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寒食》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场景,但韦应物更注重节日的欢愉与内心的孤独,而杜甫则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